“王…王栓柱,丙字排七号…卖…卖点冻果子…”王栓柱声音发颤。
小吏拿起一块木牌,用刻刀飞快地在正面刻了个歪扭的“果”字,在背面刻上“丙七”,又蘸了劣质红印泥,抓起王栓柱的右手大拇指,狠狠摁在木牌背面名字旁边。
“押金,二十钱。牌子丢了或弄脏地,押金扣光。”小吏把沾着红泥的木牌丢给王栓柱,伸手。
王栓柱哆嗦着数出二十个磨得发亮的铜钱,放在桌上。冰凉的木牌攥在手心,带着印泥的黏腻感。
城东空地很快被清理干净,泼了水的地面在寒风里迅速冻成一片溜滑的冰壳。几条清晰的白灰线,歪歪扭扭地画在冰面上,将空地分割成一个个狭小的方块。
王栓柱两口子蹲在属于“丙七”号的小方块里,把竹筐摆在线内。媳妇用旧布头小心地擦拭着木牌上沾的灰土。
旁边的小贩们也都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货物摆在线内,不时偷眼瞄着远处路口叉腰站着的、赵老黑派来的监工。
“冻梨!冻柿子!”王栓柱鼓起勇气,再次吆喝起来,声音大了些。
一辆铁皮车喷着黑烟,在城门口稳稳停下。车门打开,又一批裹着厚厚裘皮的南方客人涌下来,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冰冷宏伟的黑石城。
一个穿着绸缎棉袍、牵着孩子的妇人,被王栓柱竹筐里挂着白霜的冻梨吸引,拉着孩子走过来。
“这果子…怎么卖?”
“冻梨…三文钱一个…冻柿子两文…”王栓柱紧张地搓着手。
“来两个冻梨!”妇人爽快地数出六个铜钱。王栓柱媳妇赶紧用旧布垫着,挑了两个最大、霜挂得最厚的梨递过去。铜钱落入王栓柱粗糙的手心,带着冰冷的触感和沉甸甸的希望。
不远处,一个卖烤土豆的汉子生意更好,炉子烤得土豆裂开焦黄的口子,香气四溢。几个刚下车的客人围着买。汉子忙得满头大汗,铜钱叮叮当当落进他挂在腰间的旧陶罐里。
暖阁客栈的账房先生又翻开新的一页账册,墨笔在顶端写下:“丙字区摊位费入账”。下面,是一个个等待填满的空白格子。柜台下,那只装散钱的柳条筐里,除了银锭,又多了许多串起来的、沉甸甸的铜钱。
王栓柱把今天挣的十几个铜钱小心地揣进怀里,贴身放着。木牌挂在脖子上,贴着还有些发烫的胸口。
他扛起空了大半的竹筐,拉着媳妇往回走。孩子趴在媳妇背上睡着了。路过那个卖烤土豆的摊子,汉子正哼着小曲收拾炉子,腰间的陶罐随着动作发出沉闷的铜钱碰撞声。
王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