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从中来,伏泣於殿下,久久不能起身。文皇帝顾谓左右侍臣言道,‘朕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并未因其悲念陈国而降罪,反赞其忠义,委以重任。”
他顿了顿,目视张善相,“公亦忠义士。我有意效仿文皇帝旧事,不知公可愿效仿许善心否?”
堂中一片寂静。
陪坐的李善仁、薛收、侯友怀等人皆注视张善相。
薛世雄面上波澜不惊,闻得此言,却感同身受,他当初被俘时,李善道亦是如此以礼相待。
张善相沉默良久,最终仍是一言不发,只将目光移开。
李善道也不强求,说道:“我之所言,公且深思。”令道,“带下去吧。好生安置,勿要怠慢。”
张善相在李密帐下并非重臣,才干亦非卓绝,他降不降,无关紧要。如是降了,自然很好,如不肯降,也不必刻意为难,仍如对待薛世雄、杨善会相同,暂且软禁就是。主要是给李密麾下的其他文武来看,李善道是个能容人、礼贤下士的主公。
李善仁、薛收、侯友怀对李善道宽容俘臣的做法,早已见惯。
薛世雄更是亲身经历。
诸人对李善道这般对待张善相,皆是无有异议。
李善道起身,步至堂中的沙盘前,俯瞰良久,说道:“陈敬儿与罗士信等在开封左近数战,多占上风,开封日危;王薄到北海,与綦公顺合兵后,已下高密,正攻入琅琊郡,徐圆朗被迫遣兵往援;徐州方向,我军亦出,掠丰、沛,孟海公分兵扼守各处据点,疲於应付。如今,高延霸又连破宛丘之援,东南震动。”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诸人,“现下河南、山东,已是遍地开花,我军处处进逼,对魏军的形势,可谓相当不利。”手指落在管城的位置,“管城的魏军主力,虽至今尚还未动,但宛丘告急,东南糜烂,郑颋、贾润甫还能坐得住多久?料不久之后,他俩必就会出兵援宛丘。
“方下唯一所虑者,是李密接下来的反应。探报言,王世充百般推诿,至今未出兵陕虢,李密顾虑一旦他大举北进荥阳,王世充可能会抄其后路,故他当下还没有大举进援管城之举动。
“然随着东南局势、山东局势的越来越不利於他,李密必会愈发焦灼,依我料之,只怕离他再援管城之时已不远。区别只在於,他援兵的规模大小。这一点,不可不虑!”
他顾盼诸人,说道,“我意,就下边的军事部署,可以两手进行。一方面,管城魏军一动,无论是南下宛丘,还是东援开封,荥阳就将空虚,宜令封丘我部、白马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