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之心,不能上下同欲,这是其一;若不能上下同欲,则诸将各自为战,其中有急功近利者,擅自出战,那就是以不虞而战有虞,这是其二;其中亦有自大狂妄者,不知战而自诩知战,这是其三。”
“有此三不利,面对长沙王和刘羡这样久经沙场的人,恐怕就很难获胜了。”
但司马颖却听出不对来,他笑说道:“士衡说了这么些,不就是怕无人听从军令嘛!这样吧,我将前线军事全权委托给你,你对军中将领有生杀大权,他们还敢违背你吗?”
陆机微微苦笑,对于司马颖的信任与重用,他可谓是感激涕零。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他也非常明白,司马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虽说他敢于放权,也敢于听取意见,可从另一方面来说,成都王的耳根极软,且没有什么恒心与主见,别看此时他答应得好,可一旦有人给他吹耳旁风,又没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他就很有可能朝令夕改,自毁承诺。
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陆机才会提出刺杀司马乂的建议。他何尝不认为这是一个坏主意,可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对司马颖的影响力。
但现在刺杀失败,总要有个人前来统帅全军。陆机既不想让这个机会溜走,同时又自知难以服众,心中的纠结彷徨,实在难以向旁人言说。
到最后,他领兵的渴望到底压倒了其余念头,终于对司马颖说道:“只要殿下应允我几件事,我便能应允殿下,带兵南下。”
司马颖大喜,击掌道:“士衡但说无妨!”
陆机露出了极为严肃的表情,徐徐陈述道:“我要与殿下约法三章。”
“其一,除去臣外,其余前锋将领,皆不得与邺城擅自通信,一经发现,请殿下立刻处理,撤下此人!”
“这个不难。”
“其二,我军看似人多,但敌军也非同小可,这不是能短期解决的,希望您不要心急,勿要催逼我出阵大战。”
“好,可以。”
“其三,若旁人有言,说臣有过失,那请您不要急于决定,多听听江统、枣嵩的意见。”
听到这,司马颖觉得都不难做到,很痛快地答应道:“我答应士衡,这三条我都会严加遵守。”
至此,陆机下定决心,应允司马颖,担任河北军队的统帅。
等到九月癸酉,司马颖正式召开朝会,他于富丽堂皇的文昌殿之上,公开任命说:“从今日起,由陆机担任河北大都督,领后将军,督河北七十四军,南讨洛阳!”
宣读既罢,军司诸将一片哗然,紧接着,牵秀、石超等人群情激愤,多有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