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把收集到的17个证物袋按编号排好:“纤维3份,血迹样本5份,土壤样本4份,烟蒂、表链、扳手各1份。”他数着清单,眉头渐渐皱起,“除了这些,没发现能直接指向凶手的东西。”
小杨的手指在相机屏幕上滑动,停在工装外套的灼烧洞上:“这个洞的形态很奇怪,不像是烟头烫的。”他调出货车发动机的照片,排气管的位置恰好在驾驶座左下方,“可能是靠近排气管被烫的,但为什么会烧出洞?”小孙突然想起什么:“残肢肌肉里的机油成分,会不会是从这外套沾过去的?”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料场的传送带已经停了,只剩下风吹过砂石的呜咽声。小杨把最后一袋土壤样本放进箱子:“把这些连夜送回实验室,重点查烟蒂的dna、纤维的成分比对,还有表链断裂处的受力分析。”他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沙粒,“虽然没找到重大线索,但这些碎片拼起来,总能看到真相的轮廓。”
小孙锁好勘查箱时,发现小杨还在对着围墙的破洞拍照。暮色中,那道缺口像只窥视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料场里散落的证物。“走吧,”小孙扯了扯他的胳膊,“实验室的灯亮着等我们呢。”小杨最后按下快门,取景框里,破洞外的水沟泛着微光,那片蓝色防水布已经完全沉入水底,像个不肯开口的秘密。
回程的路上,装证物的箱子在车后座轻轻晃动。小杨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突然开口:“那根黑色长发,你觉得是谁的?”小孙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也许是强子的同伙,也许……只是路过的人。”车厢里陷入沉默,只有证物袋摩擦的细碎声响,在夜色里格外清晰。他们都知道,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迟早会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显露出隐藏的联系。而那个躲在围墙外的身影,也终将被这些无声的证据,拽回阳光底下。
李明把红色货车的照片钉在调度室的黑板上时,料场的探照灯刚好扫过窗户,在照片上投下道移动的光斑。“小王,这货车你负责查透,”他指尖点着照片里后斗的绳子,“从购车记录到最近三个月的行踪,每一笔加油、每一次维修都不能漏。”黑板边缘的粉笔灰被风吹起,落在小王摊开的笔录本上。
小王带着小张先去了车管所,档案室的铁柜泛着冷光,工作人员翻到红色货车的登记信息时,眉头皱成了疙瘩:“这车是二手的,原车主去年就过户给了个叫‘李志强’的人,但登记地址是假的,联系电话是空号。”他指着档案袋里的过户合同,“签名处的指纹比对不上任何身份信息,明显是伪造的。”
调阅周边监控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