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完全可以在海岸线上装上大量的柱子,然后在期间固定上这种玄羽纳米管丝。”
“只要崩的够紧,那些海兽一旦冲出来就会被切开。”杨院士越说越兴奋,就差手舞足蹈起来。
“这东西本身也是导体,不通电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强度,可操作性极强。”
“只有在保持通电的激活相转移性能的情况下,这些纳米管才能保持极高的切割能力和强度,而一旦断电,很快纳米管就会在应力的作用下粉碎,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他还从工作服的一个兜里取出了一张手绘的设计图,显然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
杨院士指着设计图,“不光是柱子,任何海边有高度的物体都可以用来架设纳米丝,间隔不需要太小,保持五到十米的空隙就好。”
“这样既能有效针对巨型海兽,还能尽可能的防止误伤,而纳米丝通电的特性也让我们能够很方便的确认其是否破损,一个简单的回路检测就能做到。”
李云枢此时也被杨院士的构想所震撼,他快步走到全息投影前,迅速调出沿海地形图与海兽活动数据。
“杨院士,您这个方案确实极具可行性!”
“根据我们的观测,绝大多数巨型海兽的体宽都在二十米以上,高度一般都有四十到五十米,如果我们在近海区域密集铺设这种纳米丝网,它们一旦冲锋,就会像撞上无形的利刃一样被切割!”
他快速计算着:“如果采用五米间隔的网状布局,每公里海岸线只需要两百根纳米丝,再配合分布式专用供电系统,完全可以确保效果!”
“没错!”杨院士接连点头,“目前实验室已能小规模制备,但需要优化工艺。”
“玄钢和羽铁的熔炼温度差极大,必须借助电磁场调,不过,新的生产工艺正在测试,一旦完工,专用的生产线就能定下来,产能可以迅速提升。”
“最迟一周,我们就能完成测试。”杨院士最后还补充了一句。
中枢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那张手绘设计图上:“杨院士,这种纳米丝的架设难度和抗腐蚀性如何?海水和台风会不会影响它的稳定性?”
杨忠任早有准备,立刻回答:“纳米丝的表面经过特殊涂层处理,耐盐雾腐蚀性能极强,理论上在海洋环境中可以稳定运行两年以上。”
“借助电信号,一旦断开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迅速更换。”
“至于架设难度——”他指向设计图的侧视图,“这种材料柔韧性极强,除了稍不小心就会伤人,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