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老婆子小时候听我娘念叨过,家里祖上那也是出过举人老爷、秀才相公的人家,咱家门楣上是挂过匾的。”
她的眼神闪过一丝复杂的光,似有追忆,又似乎是在缅怀,但很快被一种重新燃起的希望取代。
“后来……唉,兵荒马乱,家道败落,那些书啊墨啊,都成了填灶膛的引火柴,人就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活一天算一天。直到现在,托八路军的福,托您们这些专家的福,日子总算有了点人样,能吃饱了,心气儿也就回来了!我就想着,不能再让娃们走老路,得把丢了的书香再捡起来!再苦再难,也得让他们去学堂里认字、明理!”
方恒听得心中震动。
这位自称老太太,竟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
那残存的见识和骨子里对知识的渴望,在饱暖之后终于复苏了!
更让他动容的是她思想的转变,这不正是方恒想要看到的吗?!
“大娘,您说的‘专家’……”方恒试探着问。
“可不就是你们八路军的专家嘛!”
郑婆婆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咱们八路军专家搞的那个农业工业化,真是神了!教我们选种、堆肥、合理密植。按着那法子伺候田地,今年秋收,我家那几亩薄地,打下的粮食足足比往年翻了个跟头!多少年了,头一回吃得这么踏实、这么饱!”
她激动地拍了下大腿:“我老婆子吃饱了,不用再担心家里口粮的问题,心里就开始琢磨开了,这说明啥?说明专家说得对!光靠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点土法子刨地,不行了!这世道要变,以后种地都得有学问!更别说别的行当了!读书,就是长本事!就是给娃们插上翅膀!”
郑婆婆的话朴实无华,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方恒心中更深层的图景。
他所推动的变革,其意义远不止于眼前的温饱和军需。
它在唤醒沉睡的民智,在点燃对未来的希望,在重塑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精神面貌!
这比多造几支枪、多产几匹布,意义更为深远。
有了觉醒的民智,哪怕现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后也一定能够让这个受苦受难的国家,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就在方恒内心感慨又兴奋的时候,一阵粗暴的呵斥声和人群的骚动打破了这充满希望的氛围。
“散了散了!都赶紧散了!”
“谁让你们在这摆摊的?占道经营,影响园区秩序和安全!”
“这是非法集市!上级没批准!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几个穿着统一灰色制服、臂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