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暴雨洗去了京城中一切浮躁与铅华,街上虽渗着积水,可迎面而来的风却甚是凉爽。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子从南京被匆匆带回,一些不停歇的进了宫。
今日入宫朝见皇帝的一众大臣心中皆惴惴不安,已经料到这必然是一场政治上的地震,今日之后,太子或许便将会被废。
而汉王将登临储位,日后克继大统。
至于昨日同样进宫的群臣,数来数去,又有谁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呢?
除非黑衣宰相姚广孝和英国公张辅全力支持。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英国公张辅身为勋贵,他能够不支持汉王作为储君,就已然是对太子最大的支持了,绝不可能在皇帝的面前为太子张目。
整座京城的官场,乃至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
和储位相比,就连妖术之事,似乎也没人关注了。
纵然五府六部皆正常当值,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心思关注部中事务。
政治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命运。
当今太子在文官中的威望颇高,如果他被废,受到影响的人会极多。
还有许多背地里转换门庭的人,更是焦急的等待着。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从宫中传出的消息。
哪怕已然猜到了事实,可还是希望早日尘埃落定,等待实在是过于煎熬。
即便是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也为之焦急难耐。
早在第一次北征归来,皇帝故意找茬时,就有两个尚书被下狱,虽后获保释,但由小见大,若此番太子崩塌,上上下下,必然生乱。
许多官员已然下定决心,若是皇帝真的有废太子之意,便要死谏!
一直等到锦衣卫出了皇宫,一直等到宫使出了禁中。
那道废太子的旨意依旧不曾传出!
那些奏章深藏在怀中,欲要死谏的诸官员也都茫然无措。
稍倾,从宫中传出的信息在瞬间播散了全城。
皇帝竟然只字未提太子之事!
只严厉呵斥了诸省府官员,不上报妖术之事,乃是蒙蔽天听之举,其心可诛,江南文武官员,俱降一级使用!
对于江南文武官员而言,这当然是巨大的政治噩耗,一级至少是三年,甚至十年之功。
若是平日里,必然是要陷入沸反盈天之下。
可此时,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茫然之中。
发生了什么?
“有小道消息传出,汉王离开皇宫之时,脸色异常难看,昨日宫中有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