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虽然以后他和他哥都不会用,但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许恒洲打水洗了把脸,出门见向辰正在用他砌的灶边烧火,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夸奖道:“今天表现不错。”
今天的事却是他计划好的,这些杂事太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作为外来客,对这个村子里的人实在了解太少,找人帮忙可以省下很大的功夫。
当然他也可以去找村长或者陈福,两人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肯定不会吝于帮这个忙。
但是许恒洲觉得,他一个外来的,如果一直只跟村里的干部打交道,只会更加拉开和村民的距离。也不是说他要和村人多亲近,但最起码应该有交好的几家,以后有个什么事,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于婶子是他选定的人之一,在知青点的时候,他听知青们说过一些村民的信息,还让向辰偷偷跟蒋淼打听过,最后选定几家风评比较好的慢慢接触。
于婶子虽然不姓陈,但是娘家里叔伯兄弟很多,一家子也是大河村的大户,她嫁的男人姓陈,跟村长家还是一脉的,两人的爷爷是兄弟,两家关系也还好。
于婶子自己是个古道热肠的性子,虽然有点八卦,但是许恒洲也看中了她消息灵通。她男人家里兄弟五个,他家在大河村算是能说得上话的。
今天跟于婶子搭上线,算是解决了很多问题。
一是家里缺的东西有着落了,于婶子找来匠人,他只需要给报酬换东西就行了,不用自己费力气打听,也不怕人坑他。
二是借着于婶子的口,把自家物资还算充足的事传出去,以后他再置办什么,也有个由头。他家底都搬来了,置办点东西怎么了。
至于把向辰成绩宣扬出去,算是临时起意,不管在什么地方,学习好的孩子总是讨大人欢心的。
许恒洲觉得,做农活确实很辛苦,他才做了些简单的,就已经觉得累了,听说农忙的时候,能把壮汉累趴下。他做就做了,但是向辰怎么办?长大了总要下地的,不然什么都不做让他养着,村里人的偏见就能压得他喘不过气。
那在村里干什么比较轻松?教书。就算村长都要下地干活,但是老师不用,也不是不用,农忙的时候还是要干的,但总比一年四季种田轻松。
虽然村里现在没有小学,但是并不是村长不想建,而是以前的老校长没了,没有老师,加上那几年饥荒,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读书,村小就这样荒废了。
现在村里也有小孩读书,不过要走近一个小时去公社小学,如果村里有小学,相信大部分家长还是愿意让孩子就近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