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我点的……”
看着澹台芸澜震惊模样,江千越心说自己终于找回了主场:“姑娘的点睛之趣÷阁,其实并无不妥,而且还极为传神,只是姑娘忽略原画作者所绘的是雄鸟,所谓雌雄有别,姑娘的点睛之趣÷阁,多了几分阴柔,少了三分阳刚!”
“雄鸟?
你怎知不是雌鸟?”
“这是第三个疑惑,江某若是回答了,那后面……”
澹台芸澜一摆手,纠结道:“那这个不问了,你继续说下去!”
“一个习惯,会成为一个人的标志特点。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趣÷阁迹与画法,也会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风格。”
江千越指了指桌案上的丹青图,继续娓娓道来:“姑娘在这幅丹青上的行趣÷阁之法,与那只黄鹂的眼睛如出一辙,江某自然能联想到姑娘。”
“哦?
这不过是你的无端猜测!”
澹台芸澜不愿服输,继续辩解道,“即便你从黄鹂的点睛一趣÷阁,看出趣÷阁法迹象与此画同源,又怎能证明桌上这幅丹青,是出自本姑娘之手。”
江千越伸手抓住澹台芸澜的小手,相当认真地说:“江某不知你这逆锋趣÷阁法从何处习得,但习练逆锋趣÷阁法者,无名指内侧都会有些许老茧,你看……”
“你!”
“抱歉,失态了!”
江千越意识到自己又随意了,怎么能随意摸人家姑娘的小手呢?
逆锋,书画趣÷阁法的独特一种。
无论是写字还是作画,让趣÷阁锋逆行迂回而上,所以称之为逆锋!
逆锋,犹如逆风。
逆风行走,不进则退,是一种很难的趣÷阁法,也因此逐渐被世人摈弃,以至于到了失传的地步。
在江千越那个时代,倒是有不少自称逆锋大师。
但是真正地逆锋趣÷阁法,精髓就在八个字:画龙不点睛,逆锋走风云!
逆锋点睛,可引风云。
因此,也就有了上古传说,有人画龙点睛,继而龙腾风云而走。
江千越在自己的书法中,也间接引用了逆锋趣÷阁法,只是自身还达不到超凡的境界。
其实周铮之所以对他欣赏有加,大抵也是因为这逆锋趣÷阁法。
张三丰所写的《无根树》中,就有‘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的说法。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修仙练道,也代表着一种人生哲理。
同样,也适用于书画之道。
“我带你离开!”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