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受封疆到无根攻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作者笔下的世界有虐有欲却不流于恶俗。又是什么,让无根里宝公子这样一个花痴俗而不腻,让人能够挂心,不觉得他的浅薄。
答案最终是有,我想可能要归结于两个字--格调。
首先是文字的格调,可以说这是本文最大的成功,文字简单明了,不抖书袋也没有烦缀的描写,主角说的每句都是大白话,都平民草根,可是你能感觉到那下面流淌的底蕴,语势的流畅,了了几字就鲜活的人物场景。如文里一句:“宝公子大义,舍身啃狗泥,这一次终于功成,把个兔儿爷压得半扁,牢牢抱在了怀里。”毫不造作看得人舒心至极,这就是在底处的功夫,不靠卖弄,文字有根底,于是就有了筋骨,就有如白瓷素淡,但亦隐藏不住光亮。
其次就是人物情节的格调,宝公子这个人为什么没有流俗,其实最重要在于文章情节的掌控。如文里所说,花痴与智慧谁说不能并存,花痴的人却过目不忘,在义无反顾花痴侯爷的同时,也在不动声色一点点推开情节。侯爷的身世,银矿的案子,就这么在他宝光璀璨的笑容中铺开了,甚至连一根搞笑的仙气带,最终都有助破案是根重要线索。我可以肯定,在这些案子的背后一定有个大网张着,宝公子为什么会常常晕倒,也一定有个牵动全局的玄机。文章看似轻松随意,但其实暗潮汹涌,每个线头都在织着一张网,这就是情节人物的格调。就好比作者手端着一杯茶,在不紧不慢跟你说故事,时不时抖个笑料,人物也不英明神武铁面无趣,可是整个故事的筋络无处不在,那根弦无时无刻不在绷着,悬念在吸引你继续,在等着那个最后的收口。花痴的人其实心思细腻,不是只懂得花痴,于是这花痴就成了人物的趣味。搞笑的其实是在暗里推动情节,于是这搞笑也就带了刃,在破开悬念,就不再流俗。人物故事看似轻松,却秉持格调,这和天赋我想其实没有太大干系,在于作者的用心,在文章起始时就做了布局,于是替文打下筋骨,成就了明松实紧行文里的格调。
行文有底气布局有规划,于是这文就有了值得品尝的格调。
可是,也就是这格调,这对格调的过分追求,使文章最终流于匠气。
作者苦心安排,好似要边边角角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成为线索,宝公子学侯爷走路有玄机,永昌案里的一只黄狗事关大局,就连宝公子一次从屋顶的偶尔跌落,也是为了他的顿悟……玄机藏得太多太过细密,其结局必然是收梢时的力不从心。银矿案结束时,这力不从心尤其明显,本来推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