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寒门婆婆不当诰命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考(2 / 5)

县试题目对读书人来说都属于基本知识,其中默写题型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四书五经背好了都能答得出来。

这也是宋恒说有把握的原因,宋明孝在基础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宋家的书籍可不差,原主也是认真鞭策过宋明孝的。

宋家科举相关的书籍十分全面,四书五经的大家注解就有不少,基本科举覆盖到的都有。这就是真正读书人家的底蕴,祖上有先人出息的终究不一样。

宋恒祖父回乡后就专门批了一份注解,都是他自己的心得见解,还有科举相关的经验等,是为了后代子孙特地准备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宋家这样的都有这些底蕴,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自然更恐怖,寒门和世家大族的差别是真的大,光读书资源就天差地别了。

第一场最为简单,时间是一个时辰,时间到,官差就会下来收卷子。

宋明孝写的认真,在最后一炷香的时候才放下笔。

虽然觉得自己都答上了,但他心里还是没多少底,但比开考之前的心态要好多了。

宋恒和宋明智稳得一批,下笔如有神,收笔很平稳。县试宋恒是正常发挥的,他得试水,毕竟没经验。

主要怕马有失蹄的时候,科举是择优选取的,只取前数十名,要是托大藏拙最后没上榜,那可就好玩了。

宋明智倒是得收着,才十岁,不能太突出了,宋恒对他的要求是“堪堪过关”。

这可难倒状元郎了,别人想着怎么写才能考的更好,他则想着怎么写才不会太好。

因此写试帖诗的时候还挺费脑子,少年的神色思考纠结的很真实,县令原本看到小少年很意外,这个年纪的考生可不多见。

但看了几次就没在意了,考生名单他看过了,父子三人进场,这十岁的孩子八成是来陪考的,这在有家底的人家不算什么,有机会都会让孩子试考。

第一场收卷后休息了一炷香,铜锣再响,第二场开考了。

第二场为初复: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

这就比较考验笔力了,写的好不好不仅看内容,还看角度和描写手法。

宋明孝对这些也熟练,往常爹罚他最多的就是写这些了,写不好会完蛋的。他写的文章不说多出彩吧,但肯定是经过千磨百炼的。

而且这考题,嘿,没有爹最近出的难!

最重要的是,他都写过,还不止一次!

第二场结束,休息时间两炷香,官差发午餐了。一碗热水,一碗碎馍馍。

在院子里吹风,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