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曾下写的一句诗。
人闲桂花落。
月满宫曾是整座皇宫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三个孩子,整日吵闹着。
她是闲不下来的,每天有生不完的气,拿着鸡毛掸子追着孩子跑过了宫里的每一处角落。
可桂花终究还是落了下来。
锦书、老二、老三。
眼瞅着,孩子长大了,有能耐了,要离开家了。
再过些年,锦书估计也会许人,终究会离开的。
老三自是不必说,就藩,也就是五六年的事。
雁妃的目光在院子中的每一处地方缓缓移过。
她想要把这个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回忆一遍,好好珍藏在自己的脑海里。
雁妃嗅着桂花香气,轻轻闭上了眼睛。
“母妃。”
雁妃又听到了那孩子的声音。
“母妃。”
雁妃睁开了眼睛。
李泽岳笑了声,跪在她面前。
“孩儿不孝,此去远游,不知何日归来,还请母妃宽心,莫要担忧,孩儿定会把一切事情料理好,回来看您。”
雁妃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又抬起手,理了理他鬓角的黑发。
她的眼眶,不知何时变红了。
“七尺男儿,自当建功立业,成就不世功勋。
且去吧,替我看看,家乡的雪。”
……
李泽岳出了月满宫,又去了沐妃那里和养心殿一趟。
太后得知李泽岳要去蜀地后,很平静地点了点头。
她这一辈子,早就习惯了家中男儿亲上战场,也习惯了离别。
只是,看着孙儿宽厚的背影,还是有些恍惚。
一眨眼,这最活泼的猴儿,也长大了。
生离之痛可忍,可死别呢?
秋日的风总是有些凉的,太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只希望,下次老二回京,
不是为了她而来。
……
李泽岳出宫后,回了王府。
赵清遥焦急地在屋内等待着,她也听说了蜀地出事的消息。
“如何?”
李泽岳牵起她的手,脸色认真道:
“父皇下了旨意,我今日就要赶往雪满关,你留在京中收拾几日,再去锦官城。”
“今天就要走?”
尽管赵清遥心里早有猜想,却还是没想到那么急。
李泽岳嗯了一声,道:“蜀地局势危急,刻不容缓,我还是需要早点赶过去。”
赵清遥生于将门,也知军情如火,点头道:“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