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140章姜襄反正三

第1140章姜襄反正三(3 / 4)

都督的名义,号召三晋反清!”

姜襄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没想到楚王居然这么大方,他给满清干了十年,至今不过一个大同总兵,楚王出手就是国公,姜襄如何不喜。他忙从胡为宗手中接过了黄绢,展开一看,果然是册封他的敕书,上面有内阁的印章,也有楚王摄政的大印。

一众将领见姜襄的神情,知道册封不假,姜襄封了国公,他们自然也不会没有升迁,一个个眼珠发光的盯着剩下的黄绢,但是胡为宗却没有给他们,而是收了起来,“朝廷对于山西的情况不太了解,加上时间匆忙,所以只册封了军门为国公!”

众将听他这么一说,脸上不禁有些失望,胡为宗见此却接着说道:“不过,楚王殿下考虑到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为大明效命,所以让我带来加盖内阁和摄政大印的敕书数十道,其中三个侯爵,数十个伯爵,只等填上姓名,等朝廷光复北地之后,就能兑现,因而诸位将军不必心急。”

这次为了山西反正,王彦给出的条件,可以说是极好的,远远高出了正常的水平,几乎可以说是滥封,但这也是王彦无奈之举,他需要姜襄起事,来为他争取平定叛乱的时间。

再者,姜襄起事之后,明朝要休整一段时间,为了避免反正的大同官兵,在清军的围攻下反复投降,所以王彦决定将爵位开得高一些。

一众将领听说那些黄绢都是写好爵位,只等填名字的敕书,一个个顿时兴奋起来,恨不得马上打下山西,甚至杀到北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敕书上。

姜襄这时也热情大增,他扫视部将,当即吩咐道:“高鼎,你立刻带人将城门控制起来,姜有光你去军营调兵入城,本镇要把宁完我,还有宣大的满清官员一锅端,借着他们的人头,祭天起事!”

众多部将听了,激动抱拳,“喏!我等这就去办!”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在长城环绕之内,处于太行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为雷公山,东为栲栳山,南为桑干河,乃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北直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整个大同镇,管辖区域十分广泛,防守的长城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三百三十五公里,全盛时期兵额多达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战马五万匹,乃九边重镇之首,为京师的北大门。

现在大同镇,没有清廷的支持,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兵马,姜襄的正兵有三万人,杂兵两万,不过因为大同地处边镇,常年抵御蒙古的攻击,所以民风彪悍,成年男子几乎都得到了一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