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过江,要在一月之内,彻底剿灭孙可望!”
李定国听了肃然领命,然后疾步下山,翻身骑上战马,奔回本阵。
不多时,山顶上负责瞭望的军官,便对何腾蛟说道:“督师,李将军打旗语说准备好了。”
何腾蛟当即,一挥手,“擂鼓!传令过江!”
山顶令旗挥舞,明军战鼓立时擂起,“咚咚咚”的鼓声,响彻江岸,震人心魄。李定国站在一个巨大的竹筏上,闻声抽出战刀,立时大吼,“渡江!”
一时间,五百条筏子同时撑动,驶离岸边,顺着水流冲向对岸。
十万人渡江不像是千把人偷渡,根本无法隐瞒,况且竹筏过江,需要借助水势,借助水道转弯处水流的惯性冲到对岸,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西军很容易察觉,所以根本不用隐瞒。
明军就在西军眼皮底下强渡,西军早就发现了明军的意图,但是孙可望对于是否阻击,内心却有些犹豫。
当年王彦援救四川强渡长江,击败清四川巡抚王遵坦总兵官李国英,他是知道的,明军有强渡的经验,他却没有防守江防的经验。
孙可望手里精兵不多,还要用来守城,不能死伤太多,而且他死伤太大的话,就算金军来救,他没了实力,也只会被豪格吃掉,然而江防阻击又是一个杀伤消耗明军的机会,他又不愿意放弃,最后考虑一阵后,最中决定让白文选,带着一万杂兵,再加上近万盗匪,进行阻击。
这些盗匪都是临时来投靠他的人,不少人都抱着投机心理,他们都是地方悍匪,是官府打击的对象,所以他们支持孙可望,如果孙可望胜了,他们就能洗白身份成为西军将领。
不过孙可望多疑,对于这些盗匪却不太放心,怕一旦局势不利,他们在城中叛乱,所以他决定派他们去阻击,这样一来既可以消耗他们的实力,也可以利用这些亡命之徒,杀伤阻击明军,算是一箭双雕之举。
白文选对于孙可望做出这样的安排,心中是有些疑虑的,他总觉得孙可望太重自己利益,这样做有些畏首畏尾,机关算尽,反而不能做到孤注一掷。
明军选择的渡江之处,是一个河道转弯之处,白文选领着两万人早已在此防备。
这时,五百条筏子离开了南岸,从天上往下看,便只能见插着红樱的碟盔挤在一起,一门佛郎机小炮则被放在筏子前头,士卒们蹲在竹筏两边,借助长江转弯时水流的惯性,筏子起伏着冲过江心。
“当!当!当!”在明军将要登陆的滩头上,有些急促的警钟声响起,穿着布衣,裹着头巾的西军士卒,立刻便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