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73章看西洋王彦思变

第173章看西洋王彦思变(2 / 3)

直都在思考,堂堂华夏,为何却被撮尔小族击败?

在面对两都沦丧,朝廷屡战屡败的情况之时,任何大明的士人都会反思,都会问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大明不是天·朝上国吗?为什么如今败得这么惨?

王彦曾想过,这是因为百姓不知华夏,可汉唐之时,百姓也同样如此,却为何能威震夷狄?

想来问题就只能出现在朝廷和士大夫阶层上了。

因为我们丢掉了许多好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变成现在的模样。

柏应理说,西方经历了长达数百年,黑暗无比的中世纪后,十字军从阿拉伯世界,带回来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使西方发生文艺复兴。

他们从那些已经消失的文明中,寻找到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光辉思想,使中世纪的西方走向光明。

王彦在面对堂堂大明,汉民万万却打不过区区二十万满夷的屈辱现实时,不得不使他开始思变,不得不使他想到,重拾汉唐的尚武,重拾宋时的开阔,博大。

王彦想从重拾中华曾经的精神,从“民贵君轻”中减民疾苦,收拾人心,从“选贤任能”中提拔人才,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重拾尚武,不觉间,“变法”二字,浮现在王彦心头。

王彦想要改革税制,开财源,收商税,减农税。想要改革书院,加入杂学,想要提身武将地位,做到文武并举,但事情却不会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实现。

自古改革必有新旧之争,激进保守之争,王彦真要改变,每一样都会遭受传统势力的反击,不说别的,就说让书院教授杂学,他便会被士林骂死。

这时,王彦心中虽有想法,但肯定不可能立马实施,但他却决定慢慢的做些改变。

离开神学院时,王彦许诺,允许耶稣会在广东传教,但希望柏应理能为他推荐一批人才,他需要再广州,将铸炮坊从新建立起来,而且他准备将军中的武院正式化,除了教授兵书战策之外,对于火器,步战,骑战,后勤,都进行一定的教导。

柏应理立马应下王彦的要求,并写信给远在福建传教的艾儒略,让他到广州帮助王彦建立铸炮坊,并在广东发展基督教。

次日,王彦领着人马,带着从葡萄牙人处购买的一百门火炮赶回广州,便立马将火炮交给施琅。

这些火炮与大明自行建造的火炮相比,确实精良一些,这源自于西夷精益求精的态度。

施琅命人将大炮装上三艘福船,当然此福船无法与郑和下西洋的福船相比,要小上几号不止。

“轰隆~”“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