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佛,主富贵,相当于丝国的财神。
据说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真修的和尚效法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西岭国,不顾当地野兽、强盗、饥饿的伤害,带领当地群众开山采石,并且出售到丝国国,从而走上富贵的道路。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真修和尚渐渐成为西岭国的“财神”佛,玉佛龛前香火不绝,经常还有许多海外佛教徒在此顶礼膜拜。
另一件是高种水玻璃种元宝雕像,有半米长款,要双手才能抱起。元宝雕琢的完美无瑕,上面丝文合理,正大通宝四个字也是丝国文字。
显然这是大师打造,也能从中看出丝国文明对西岭国的影响有多么之大。
至于第三间翡翠雕像就扯淡了,是正儿八经的西岭国这边的文化,一个和尚站立,两个妇人跪在脚下做膜拜状。
这翡翠的档次到是不高,是冰绿种翡翠。但是足够大料,约莫有二十斤大小,雕工也很精美,尤其是人物的脸上神情惟妙惟肖,显然价值也不菲。
至于白玉制品则是一枚手镯,整体白色半透光,有种传说中羊脂美玉的感觉,但很显然并不是丝国国和田羊脂白玉。不出意外的话是白国白玉,到也是其中比较精品的,但是还需要我细细鉴定。
“难度到是不大,三件翡翠饰品都很好鉴定,估计就这白玉有些难度。”
“不错,西岭国的石师都对西岭国翡翠了解很深,到是对这白玉了解不多。”
“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总感觉有什么问题。”
我在打量这四件玉石制品,众人自然也在打量,他们议论纷纷,有叹为观止的,也有满心疑惑的。
我没有理睬他们,走到桌前,在管家小心谨慎的戒备中拿出强光手电筒,仔细的打量这四件价值不菲的宝物。
我是一个喜欢先难后易的人,就如同吃水果,我总是喜欢先吃酸的,然后再吃甜的。
在做事时,我也也是如此,包括现在的鉴定,我先鉴定的白玉。
“白国白玉,这种玉石跟西岭国以及丝国的玉石区别很大。主要是以碳酸盐质玉为主,结构细粒。”
“这枚玉的种头非常棒,结构细腻,较之一般白国白玉可以称之为极品。怪不得能被收藏,可惜——”
我仔仔细细的鉴定着,这种成品玉石的鉴定往往就是找瑕疵,辨真假。
“可惜这是一枚再加工玉石,虽然再加工的手段高超、细腻,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人工的痕迹永远无法模拟出大自然的痕迹。”
“因为人工的痕迹会有人的思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