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
此时,几个关键的山口位置,已经被奥匈帝国的军队守住了,而在山口位置之前,则是大片德军阵地。得到了100万的兰芳原住民,并且在中东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整训,除了交流上,跟本土民众不通之外,其他的这些原住民军队表现出了不错的训练。
兰芳在国内的高压政策,双方的对比,让他们只有当兵这么一条路,虽然当兵是危险的,甚至是有极大的可能性丧命,可是只要有一点点的机会,他们就抓住这个机会,曾经的例子,在兰芳解放战争的时候,那些立霞了功劳的战士,他们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表明了他们能够过上好的生活,那几乎是他们不曾想过的神仙生活。
人总有略根性,土人们的性格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可是只要找到了方法,拥有心中的渴望去诱导他们,还是可以的,再加上一轮轮的清理,刺头和真正懒惰的都给清理出去,然后严格的训练加上后勤补给,他们如果还比不上普通的士兵,那才出轨了,,这里不得不说曾经英法的殖民军,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殖民地看成是下等人,是炮灰,没有投入,甚至连必要的训练都没有,怎么可能让他们给他们卖命,战斗力高才怪。
德国方面很满意,并且加上德国军官之后,组成了40个师,一线布置了15个,差不多40万人,这已经是阿尔比斯山买这边能够布置的最多了。
意大利北部的战区开始重要了起来,在原来意大利的基础之上,在奥匈的基础之上,兴建了大规模的防御工事,然后超过100万的东南亚土人军就驻扎进去了,他们虽然是合格的军人,在最后的训练之中,更加的偏重了的壕沟战,可以说,攻击能力不足,防守能力极强。
协约国三个主要国家,终于在意大利的战略上达成了一致,命令下达之后,所有协约国军队都加快了速度,进入到北部山区,按理说应该加快的速度慢了下来,从罗马到北方米兰,接近阿尔比斯山脉的时候,意大利军队的松懈病再一次的犯了,他们一天才走了几公里,这让后面的协约国军队有些不耐烦了,联合指挥部连续抗议,他们也很清楚,如果遇到抵抗,肯定是阿尔比斯山脉这边的,哪怕他们足够的保密,意大利战争也有很长的时间了,德国不可能不在这里防御的。
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阵营,不是那么的容易,只是一个投降,就能够抹去之前对协约国的伤害,在加入的协议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条件,就是在意大利这边的战线上面,是要以意大利军为先导进行的,也就是说,意大利要先拿下阿尔比斯山口,然后向着纵深,向奥匈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