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原因。
他暂时忘了,郑十三却会主动提醒:“郎君,今日在外面,可是有什么不如意?”
郑十三拉着杨寿坐到榻上,期间还不忘觑着杨寿的脸色。
她声音很轻,语气里充满担心与关切。
杨寿听到这柔声细语的关心之语,心里愈发熨帖。
不再是兴师问罪,而是推心置腹:“也没什么不如意,就是、就是觉得我一事无成,未能给娘子挣来体面!”
郑十三:……给我挣体面?
呵呵,用不着!
我的富贵,真正能依赖的只有公主。
不过,郑十三虽然已经对瑞王府寒了心,却也不会撕破面皮。
她才刚有孕,能否顺利生下孩子,能否一举夺男,能否将孩子顺利养大,都未可知。
未来的十来年里,郑十三还需要有个“相敬如宾”的夫君。
而郑十三的训夫之道,就是大棒与红枣。
之前出征吐谷浑的机会,郑十三故意不给杨寿,为的就是让杨寿以及整个瑞王府知道,她郑十三不是“以德报怨”的贱人。
看着眼前这般“委屈”的杨寿,郑十三就知道,杨寿已经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瑞王夫妇估计也已经明白了她郑十三的价值,以及不好惹。
那个阿苏,已经在瑞王妃强势干预下,被送出了别院。
还有杨寿的几个侍妾,也都被瑞王妃狠狠的敲打过。
瑞王府上下,对郑十三这个世子妃愈发的尊重。
嗯,很好,他们都受到了教训。
既然表现好,那就当给个奖励——
“郎君切莫自轻,你的沉寂只是暂时的!”
“……对了,我听公主曾经提到过,待到年后,朝廷还会用兵。”
“夫君您出身高贵,允文允武,届时,定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郑十三没有过多的掩饰,直接抛出了一个诱饵。
“真的?娘子,你没有骗我?圣人还会出兵?”杨寿眼睛一亮。
作为失势的宗室,杨寿身上只有勋职,并无实缺。
他虽然有资格参与大、小朝会,但真正的国家大事,并不会在朝堂上商定,而是在朝会后的议事堂。
且,有些事,尚在筹划之中,唯有圣人、太子真正的心腹才会知晓,议事堂的大佬们也不曾听闻。
就更不用说瑞王府这样的闲散宗室了。
郑十三背后是琅琊公主,琅琊公主的未婚夫君是楼彧,他所能知道的,一定是最核心、最真实的消息。
杨寿一颗心,砰砰砰的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