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走。”
他撑着地站了起来,给大红添了一把草料,大红吃得欢,他又说:“大人来选马的时候,你要好好表现,若是得幸成了大人坐骑,往后你也是飞黄腾达了,要啥红布没有,也犯不着天天蹭我里衣了。”
沈筝决定明日午时先去一趟户部,先问问秋应木的案子,再请季本昌帮忙牵个线,让她能跟刑部尚书骆必知说上两句话就行。
按照规制来说,刑部卷宗不得随意调阅,官员如需调阅,需出示调阅公文才行。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当年的贪污案经季本昌之手,季本昌算得上是半个主审官,而沈筝想做的,不是“调阅卷宗”,而是“在主审官的陪同下,看一眼卷宗”。
不查证,不核实,不猜疑,只看。
并且她不会空手去。
空手登门多不礼貌。
明月高悬之时,她正将自己锁在房内,挑选着明日给骆必知的礼物。
刑部主管刑狱,其职责贯穿律法制定、案件审判等司法流程。
历代刑官“案头必备”的书籍,除却各朝律法,便是“破案丛书”。
此类书册不多,同安县衙也有一份,其中,有辅助命案勘验与物证鉴定的《凶证考》,也有辅助推衍案件流程的《缉凶要术》等。
沈筝无聊之时看过这些书。
不能说不好,只是书上描写的勘验、推演等流程,都过于依赖刑官的经验。
换句话说——有经验的刑官和仵作,一眼就能看出门道,没经验的刑官,照着书查案也发现不了线索。
可这世间哪有人天天破案的?凡事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为了天下冤案,为了各地衙门,也为了自己能顺利升官,沈筝决定,从系统换两本刑侦书籍送给刑部。
莹莹蓝光映在她脸上,在系统上翻来翻去,她最终选定了两本书。
——《死因技术分析》,让仵作验尸更趋向于标准,而非“经验”。
——《犯罪心理与案件溯源》,通过侧写凶手的行为逻辑,推衍其作案动机,重建犯罪现场。
两本书都经过系统改良,符合大周世情,就是可怜了她的手腕,又要遭罪。
厚厚两本书,一晚上是绝对抄不完的,沈筝便随意挑了一些内容,用作明日的“敲门砖”。
子时睡下,卯时起身,沈筝感觉自己双腿有些发飘。
刚推开房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碗醒神汤。
佩玉端着汤,心疼地看着她眼下的青黑,“大人昨夜又子时才熄灯,这会儿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