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当个十来年,一直在厂里干到退休,那才是最好的,也符合基层工人们的想法。
“咕咚~!”
村支书喝了口酒压了压惊,没想到自己负责的村里,真要出了大人物了,四十几岁的年龄,正师,那和正厅也没区别。
如果旁边这位驾驶员没有吹牛,刘家真要飞出个金凤凰来了。
“不管官再大,他也是我亲外甥,干得好我有面子。”
“小蒯书记,猪这块,有借有还,人家当初寄养,证明还在我这,那时候大队和公社里也知道,这是我弟和厂里白纸黑字定下来的,养大了一家一半,养了这么多年,人家也没来要过,现在猪生猪,人家拿去一半,十头,也是该的。”
“至于收购站那边,今年我家的猪,出栏的可就没那么多了,他们如果非让我缴,那我就只能跟我外甥打个电话了~!”
李峰的大舅,端起茶缸和村支书碰了碰杯子,厂里收猪给了钱,比卖收购站要划算多了,收购站一头可是要交七十斤,这十头,肯定要算在外。
“公社那时候都知道这事儿,寄养么,回头我来打招呼,收购站那边甭搭理。”
无论如何,一个师级厂长的面子要卖,更何况当初人家当初也钻了空子,以厂里寄养的方式,签署了单子。
分猪仔后,连队里都开始众口铄金,猪是帮国营单位养的,后面从队里团结到了公社,十年期间都巍然不动。
一直到养猪开始放开,获得县里的支持,大关公社的生猪存栏数量,一下就爆发式增长。
“你们回去后,帮我替村里,谢谢你们厂长,不是他当初的两头猪,就没有现在的大关养猪基地,我们欢迎他,有空回来,指导指导,老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