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焕州和罗耀群对视了眼,慢条斯理的说道:“在来的路上,我和老书记聊了很多,我们一致认为,李光旭同志为抚川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虽然在柳杖子矿的问题上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并不影响对他身后的评价。”
这番话至少是功过相抵的意思,基本上是给李光旭盖棺定论了,众人听罢,都暗暗松了口气。
顾焕州继续说道:“光旭同志是个性情中人,他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了,容不得半点瑕疵,所以才......说起来,实在是件很遗憾的事啊。”
一旁的罗耀群听罢,连连点头道:“是啊,我和老李共事十多年,对他还是非常了解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讲,没有他,就没有抚川今天的辉煌,至于是非功过嘛,就交给后人评说吧,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最公正的评价的。”
李夫人早已恢复了之前雍容之态,他平静的说道:“我和儿子,代咱们家老李谢谢二位领导了。”说完,和儿子李紫光走上前来,朝着顾焕州和罗耀群深深鞠躬致谢。
顾焕州连忙用手相搀,口中说道:“嫂子,快别这样,快别这样!”
李夫人则趁机在顾焕州耳边说了几句,声音很小,大家谁也没听清楚说了些什么。
顾焕州明显一愣,随即与罗耀群小声交待了几句,便跟着李夫人上楼了。
此举很是意外,但众人也不敢多问,只是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接下来,就轮到李侠和蒋齐吊唁默哀了,行完礼之后,两人又开始和李紫光商量丧事的相关事宜。
顾焕州的这番话等于是代表省委表态了,虽然接下来不宜大张旗鼓的操办丧事,但该享受的待遇还是必须有的。
李侠给出的方案是,本着省委和李光旭本人的意愿,治丧活动一切从简,但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还是要有的,只是悼词的环节就省略了,毕竟,在这个敏感时期,悼词实在不是很好写。
此外,市委和市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单位的名义送上画圈和挽联,但出席人员则以个人名义,且不搞排名。
在商量这些事的期间,林海一直偷眼观察着楼上的动静,书房的门始终关着,李夫人和顾焕州并没有露面。
直到商量的差不多了,两人这才从书房出来,看得出来,顾焕州的脸色明显晴朗了许多。
“嫂子,光旭同志的葬礼,我就不能参加了,还望多多原谅啊。”顾焕州握着李夫人的手说道。
罗耀群说道:“焕州的工作实在太忙了,不过,我现在是半个闲人,所以,代表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