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源收敛了玩笑之色,正容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怎能说是不孝。”
“再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话锋一转,又恢复了那副促狭的模样,用胳膊轻轻碰了碰张谦,“如今兄长已踏出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这‘齐家’嘛......也该提上日程了。”
“兄长当寻一位贤淑娘子,红袖添香,方不辜负这大好年华和这身进士袍服啊。”
张谦闻言,黝黑的脸庞瞬间泛起一层红晕,连连摆手:“贤弟莫要胡说,功名未立,何以为家?”
“还是先想着如何孝敬老父,光耀门楣才是正理,娶亲之事,不急,不急......”
见他窘迫,林清源哈哈一笑,也不再深究。
转而望向远处鳞次栉比的帝都屋舍,语气变得悠远:“好,那你我兄弟便先立业!”
“待到皇榜公布,愚弟定陪兄长一同归乡省亲。”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兄长苦读多年终于衣锦还乡,不知要让汾州父老何等振奋。”
张谦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微哽:“好!届时,定与贤弟同行!”
。。。。。。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
李彻揉了揉略感酸涩的眉心,将手中一份殿试考卷轻轻放下。
连续批阅了数十份,纵使他精力过人,也感到些许疲惫。
更让他无奈的是,这些文章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多数仍脱不开引经据典的窠臼,过于理想化。
能将问题落到实处的,终究是少数。
就在这时,内侍监怀恩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将一份加盖了火漆的战报,轻轻地放在了御案一角,不敢打扰李彻的思路。
李彻正想换换脑子,便随手将那战报拿起。
拆开一看,是李霖从蜀地发来的军报。
他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脸上的疲倦被严肃所替代。
然,而看着看着,李彻反而轻笑出声。
“呵呵,四哥和襄国公这两位沙场老将联手,竟然在蜀地碰了钉子?”
“刚拿下了十余座城池,脚跟还没站稳,就被反攻夺回了五座。”
李彻将战报递给一旁侍立的怀恩,语气带着几分敬重:
“真不愧是民风奋勇刚烈的蜀地啊,世人只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却不知蜀地多勇士,慷慨悲歌之士不逊于燕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