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风陵渡,边上就是芮氏故土,他也有去看当地的情况,很清楚子平给他弄个芮氏,是什么心思。
无非就是敲打他,让他时时刻刻心中敲响警铃,不要再一次被兼并了。
毕竟上一代有辛氏,就是如今的幽燕。
只是虢昔一念及此,忽然感到恐惧。
有辛氏不过北迁三五十年,就变得如此庞大,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他有赢的机会吗?
惴惴不安的虢昔,辞别了子平。
子平并没有在意他的神情变化,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三门峡方向。
想要阻止辛屈从这边进攻,三门峡以及后方的孟津、渑池,都需要提前布置,最好是能形成一套联防。
“我记得可以安排三座城来着。嗯,叫河阳三城好了。”
子平有了决断,先把郑氏接过来,然后让他跟虢氏合并为芮氏,然后让他们守着风陵渡,并且尝试攻打首阳山与蒲津渡,只有这样才能替他施工争取足够的时间。
很快,郑氏一边阻击燕国的攻略,一边将族人撤往芮县。
等到辛屈这边初步完成对关中大部分塬地的视察,冬日来了,大雪纷纷,潼关也被收复了。
辛屈立刻就带着人来到了潼关。
这个时候的潼关,还是一大片桃林。
辛屈伸手折断一根挂满霜雪的桃枝,笑着说:“回头也移栽一部分去幽燕。等明年开始营缮潼关,这片林子,只怕很快就要消失了。”
听着辛屈的话,不少人都暗道可惜。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潼关是一定要建的。
只是早晚的问题。
辛屈给子孙留的后路,其实都布置在北方周围。
东北的满泾是一个,西北就选在了关中,西南则是云贵,东南自然只有南京最合适。
虽然现在的南京,大部分在海里。
但架不住长江够大,只要再来个几十年,南京一样会得到巨大的爆发。
毕竟,历史上,盘庚迁殷之后,黄河水涝趋于缓和。
然后两百年左右,殷商末年,中原开始出现了小冰期,进而导致粮食减产。
既然中原开始出现小冰期,那就意味着江南之地,即将迎来发展的舒适期。
这也是荆楚能够一路迁徙进入云梦泽发家的原因。
就是因为小冰期,云梦泽萎缩,这才给了楚国获得大片肥沃土地的机会。
毕竟云梦泽萎缩之后,大片沼泽,在初期只要水利修得畅通,妥妥沃土。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