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清南市,夜晚已经有了寒意。
清南大饭店,本市唯一的三星级宾馆,今晚灯火通明。
主宴会厅里,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清南市轻工业园区第一批入驻企业的开工仪式晚宴,正在这里举行。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商人老板,身家不菲。
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流水般端上桌。
当服务员将一盘盘红彤彤、香气四溢的小龙虾端上来时,宴会厅里出现了一瞬间的安静。
桌上的老板们面面相觑。
这种东西,在他们老家,是田埂水沟里的小玩意,上不了台面。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中年人夹起一只,看了看,又放下了。
“汪市长,这是我们清南的特色菜?”他笑着问主位上的汪明远。
汪明远放下筷子,拿起麦克风。
“各位老板,这道菜,不是什么名贵菜式。”
“它来自我们清南市最贫困的一个乡,云岭乡。”
“今年夏天,云岭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乡亲们的房子倒了,地也毁了。这位,”他伸手指向人群后方的刘清明,“我们的云岭乡代理书记刘清明同志,带领乡亲们不等不靠,搞生产自救,在田里养起了这个小龙虾。”
“今天,是他们第一批成品出塘。我自作主张,把这道菜搬上了各位的宴席。一是想让大家尝个鲜,二是想请各位见多识广的老板,给我们这些受灾的百姓出出主意,看看这东西有没有销路,能不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汪明远的话说得很诚恳,没有一点官腔。
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市长的意思。
这已经不是一道菜了,这是政治任务,是给市政府面子。
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原来是扶贫项目,汪市长有心了。”
“早就听说云岭乡的灾情,没想到这么快就恢复生产了,了不起!”
“刘书记年轻有为啊!”
赞扬声此起彼伏。
刚才那个放下龙虾的中年人,第一个戴上手套,剥开一只,将虾肉蘸了蘸料汁,放进嘴里。
他眼睛一亮。
“嗯,味道不错!肉质很紧实,比我们那边水沟里的要好得多。”
“是吗?老张,你可是美食家,你都说好,那肯定差不了。”旁边的人也跟着动起手来。
一时间,宴会厅里只剩下剥虾壳的“咔嚓”声和满足的赞叹声。
“好吃!”
“这个麻辣味,够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