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武媚娘问道:
“仙长,此战能抓到匈奴单于伊稚斜吗?”
周易摇了摇头:
“这不重要,匈奴的国运挺强的,就算抓到伊稚斜,匈奴那边也会迅速推出新的单于,得想办法打断他们的脊梁,这才是最重要的。”
武媚娘说道:
“文宣王殿来了华夏文化两座巅峰,不知武成王殿会来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妾身挺期待的。”
这话还真把周易问住了。
按说应该来的是武将,但爷爷做的神像是捧书造型,也就是文武双全之人,这范围一下子就小了,不过也有选择。
比如岳飞,武能打得金兵躲到开封城不敢应战,文能写出《满江红》这类传世佳作。
还有辛弃疾,身为一员猛将,冲入金兵大营掳走叛徒如探囊取物,无聊时写的牢骚之语,居然也成了中学生必背诗词。
另外身负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头衔的王守仁,平叛、剿匪、著书、立学无一不精,号称六边形战士。
可选的人非常多,就是不知道谁会通过武成王殿来到混元宫,周易觉得抽个时间,带大家一起打扫一下武成王殿,然后合计合计让谁来比较合适。
定襄北草原上,喊杀声四起。
李沮率领的上万骑兵将匈奴人冲得七零八落,然后直插匈奴大营。
霍去病率领自己的人马开始屠杀被冲散的匈奴士兵,这些残兵败将此时被吓破了胆,不趁机杀掉,他们集结后很有可能会反杀回来。
大兵团作战,阵脚很重要,阵脚越乱,败的就越惨,所以历史留名的大将军,都会把军纪放在第一位。
现在霍去病要做的,就是不给匈奴人恢复阵脚的机会,让他们越来越乱,乱到最后,就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李沮的骑兵即将攻入匈奴大营时,一支刚刚完成集结的匈奴骑兵拦住去路,双方就着火光,在大营旁的草地上展开了激烈的碰撞。
不过汉军进行过夜间训练,再加上有火光映照,气势也足,一直占据着上风。
相反,只能打顺风仗的匈奴人,越来越跟不上节奏了,虽然阵脚还没乱,但明显撑不了多久了。
这个时候,公孙贺的前军已经跟匈奴斥候接上了火,喊杀声不绝于耳。
大营中坐镇指挥的伊稚斜大惊失色,他天亮就能撤到大青山一带,可惜汉军发动夜袭,没给他这个机会。
几位国相劝伊稚斜赶紧从东北方向率军突围,如今太乱,只能先保存实力了。
但伊稚斜却觉得,既然西北和东南都有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