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事半功倍。”
“好!”高延霸精神抖擞,“兵贵神速!留一部兵驻守太康,安抚地方!余部明日开拔,兵发宛丘!”
……
宛丘北与太康接壤,两座县城相距百里远近。宛丘其城在蔡水南岸。蔡水也已结冰,大军可渡。两日后,风雪未停,汉军万余步骑,开进到了宛丘城下。
高延霸照例,先与杨善会、许敬宗和诸军将校,绕城察看城防。
却见宛丘城外护城河的冰面已被凿开,浊水森寒,有零碎的浮冰飘在水面。城头守军远较太康密集,旌旗林立,拍杆、擂木、投石车等守城器械错落布列,戒备颇严。
巡看罢了,杨善会以故人之身份,写了封措辞恳切的劝降书,由善射者隔着护城河,射到城下,向城中喊叫了通,说是故人书信。不久后,城上有吏卒坐垂篮而下,将这箭书捡了回城。
便高延霸一边令各部安顿扎营,一面等待回音。
傍晚时分,回信送达。
赵佗措辞虽恭,却不言降。信中大意言道:城内有精兵数千,粮草充足,城防坚固。汉军若攻,势必难下。又言,而已得管城郑颋、贾润甫传檄,襄城张善相、谯郡黑社、白社、汝南周君德、汝阴房献伯等诸路援军正星夜兼程赶来,不日将至。反劝高延霸退兵为宜。
却是,李善道这些时日,先后调陈敬儿部余部、周文举部精兵到雍丘,又派高延霸万余兵马从白马出兵,这么大声势,是不好隐藏的,郑颋等已经闻报,彼等也非无谋,已是就此做出判断。高延霸这支兵马要么是去支援陈敬儿的,要么是打淮阳或谯郡的。支援陈敬儿的话,已有陈敬儿部、周文举部、还有李公逸部归陈敬儿节制,兵马已两三万众,似不需再高延霸支援;而打谯郡的话,淮阳离荥阳近,谯郡不如淮阳有战略价值,故此郑颋、贾润甫等认为,高延霸此番出兵,真正的目标极可能是淮阳,已令张善相等部赶紧支援。
这个状况,高延霸等也知道。
诸人就在议事帐中,聚作计议。
许敬宗为弥补马屁拍错的过失,积极发言,首先进言,说道:“大将军,郑颋、贾润甫虽檄调了淮阳郡周边的诸郡兵马,来援宛丘,然风雪阻道,按最新探报,各路援兵距离宛丘都还颇远。谯郡的黑社、白社部,刚到谷阳;张善相部方入颍川;汝阴的房献伯、汝南的周君德两部皆是刚离本郡。抵达宛丘,少说也需十日半月!我军挟克太康之威,士气正盛,何不全力攻城?以大将军之神勇,将士之用命,未必不能在援兵到前,一举拿下宛丘!”
高延霸盯着沙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