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水军,多是由何攀负责。后来入洛面呈平吴策时,竟得到了巨鹿郡公裴秀的欣赏,被招为女婿。
自此以后,何攀俨然成为了在洛蜀人的领袖,成为蜀人中最受重用者。参与平吴之役后,先后担任廷尉平、翊军校尉、宣城内史、东羌校尉、扬州刺史、大司农,官至九卿,又在三杨之乱中护卫天子,爵封西城侯,可谓显赫了。
但何攀的发达无关于其他蜀人,只是因为他是巨鹿郡公的女婿。此后何攀屡屡推荐同乡入朝,朝廷多不应允。加上后党覆灭后,他也遭受牵连。至此他心灰意冷,干脆便以养病为由辞去官职,不再与任何人交往,反而一直在洛阳疗养身体。
薛懿在信中特意提到,何攀与他们这些蜀汉遗臣不同,当年蜀汉尚在时,何氏一族就已有动摇之心,以为汉室气数将尽,因此早早隐居家中,并不出仕,与刘羡并没有什么君臣干系。
可正因为如此,刘羡愈是要说服他。只有当他这样与汉室并无瓜葛的人,也同意振兴汉室时,其余蜀人才会没有疑虑。
刘羡读罢薛懿的信件,对薛兴道:“请您回去转告薛公,我一定会促成此事。”
当日下午,他就向西城侯府递了一份名帖,希望能求见何攀。结果不出预料,这突如其来的一份拜帖,何攀并不接受,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果断回绝了刘羡。
于是次日一早,刘羡又写了一份拜帖,以极为谦逊的口吻,谈及自己拜访的理由。他表示如今国家多难,社稷倾危,藩王各自为政一方,其局面之混乱,堪比周平王东迁。这种危难时刻,长沙王虽有一腔赤胆忠心,但到底是个年轻人,经验不足,正需要何公这样的老人出山,为长沙王指点迷津。
这一次,何攀仍是拒绝了,不过回绝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他在回信中写:自己并非是诚心回绝,而是确实年老体衰,身体不适,不适合出来做官了。面对国家现在的局面,他智力短浅,看不到出路,也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就请松滋公不要再做无用功了。而且两人的关系比较尴尬,为了避嫌,也不要再联系为好。
刘羡见到这封回信,能从中感受到何攀对官场的厌倦,不禁对李盛感慨道:“看来我们这位蜀人领袖,是铁了心,再也不出来做官了。”
李盛道:“主公,是要放弃吗?还是直接请天子诏令,强令他就征?”
刘羡笑道:“才回绝了两次而已,有什么好放弃的,我曾祖请诸葛丞相出山,不也去了三次吗?强迫也不好,平白多些龃龉,何必呢?这第三次,我亲自去和他谈吧。”
说罢,他便把手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