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过重,民众就会减少犯罪;反之则乱。”
“你可能会担心官僚之间的互相包庇。”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官僚之间也实行‘连坐制’,而且官员的连坐更为严格。”
“商君书中有言:‘即使官员众多,也是同一个集体。互相监督,共同约束。这正是统治者用来确保忠诚的方式之一。’”
“根据大秦律法,举荐不当者亦要被问责。严格的连坐制使得那些容易激进和狡猾的人也不敢轻易违规违法。”
“正因为如此,才能预防更多的罪行。”
嬴政深有体会地讲解道:
大秦的律法强调的是用刑法防止新的犯罪行为发生。
无论是**还是法官都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人们就不敢违法。一旦犯罪念头冒出来,就要马上制止。
这就是连坐制度的目的。
为了避免诬告风气泛滥,特设有针对诬告的法律。
因此,当有人举报时,官府必须进行审理。
匿名信是不允许存在的,收到此类信件即焚烧。若抓到匿名者,也要严厉处罚。
虽然连坐制度是广泛实施的,但也着重强调知晓与否的问题。不知者不受罚,知情却隐瞒才是问题。
听到这里,秦长青连忙行了个礼。
“晚辈受教了。”
“我过去对秦律理解不足,怀疑过官府的公平正义,加之自身户籍来源特殊,故未能及时报官,以致险些帮了坏人。”
“晚辈知错了!”
当秦长青承认错误时,嬴政的神情微微一愣。
他突然想到,秦长青实际上步入社会的时间还不足半个月,怎么可能会熟知那么多的法令。即便是居住在咸阳城里长达二十年的人,对大秦的律法也常常只是略有耳闻,并不够详尽了解。嬴政觉得自己刚才的指责确实太过严格。
他的脸色稍显缓和,“你的选择其实不算差。”
“对于秦律的认识尚浅,今后你必须在学堂里深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大秦律法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般严酷,秦国**也不像别人描述的那样善恶不分,黑白不明。”
“我们提倡小错也要重罚的原因是为了有效制止犯罪行为。”
“等你更深入了解秦律以后,就能理解我们现在运行的体制,以及大秦律法的内涵所在。”
“时间已晚,我现在要离开了。”
“这些物我会替你献上,我也会另外奖赏些礼物给你。休息日在家中,自会有人前来询问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