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面食为主的北方百姓而言,他们也未必习惯,而且北方改种水稻,成本不小。”
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如同一阵密不透风的组合拳,打得孟元正和一众司农寺官员,哑口无言。
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一个农作物的引进问题。在他们看来,产量高,就是王道!哪里会想到,这背后还牵扯到气候学、水利学、生物学、甚至是社会学等一系列复杂无比的因素。
林尘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精准地切中了他们知识的盲区。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那些方才还高声附和的官员,此刻都低下了头。
任天鼎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浓。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让林尘这条“鲶鱼”,来搅动司农寺这潭死水!让这些固步自封的官员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好了好了!”他笑着站出来打圆场,“林爱卿所虑,极有道理!孟爱卿,你们司农寺,日后务必要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东西是好东西,但如何用好它,才是关键!此事,就这么定了。走,看下一个!”
孟元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应“是”。
接下来的参观,气氛便显得有些沉闷和尴尬了。
孟元正和一众官员,心中都憋着一股气,却又无处发泄。他们继续介绍着接下来的展品,有能改良盐碱地的草木灰法,有来自西域的耐旱苜蓿,皆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但无论他们介绍得如何卖力,林尘都只是兴趣缺缺地看上一眼,不置可否。
群臣们也看出来了,这位威国公的眼界之高,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连“南城稻”这等神物,他都能挑出一堆毛病,其余的东西,自然更入不了他的法眼。
渐渐的,众人也都失去了兴致,只是跟在皇帝身后,走个过场。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大殿最角落的一个展台区域。这里摆放的物品,显得杂乱而不起眼。几样看不出名堂的块茎植物,几本字迹粗糙、用麻线装订的书册,还有几件看起来就十分普通的锄头、镰刀。
孟元正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对任天鼎敷衍地介绍道:“陛下,此处,乃是岭南省所献上来的物品。都是些当地的农作物和百姓自己发明的普通农具,无甚新奇之处,臣等鉴定过,都很一般。咱们……还是往前走吧。”
他说着,便做出引路的手势,想带着任天鼎和群臣,快步走过这片他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的区域。
其余官员也是同样的想法,甚至没人愿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