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学做工、学实实在在的本事!”
第三本册子终于打开。
“1637年令,红袍军千户以上军官子弟,年满十六者,必赴边疆或海外历练三年,否则革除军籍。”
“1637年九月,扩令,凡红袍二代,无论文武,皆需轮戍哈密、琉球、南洋等地,建学校、修道路、兴工坊。”
陈科喃喃道。
“这是......在防止阶层固化?”
“不止。”
顾成教授声音发颤。
“这是在打造一个新的整体架构,一个真正了解民间疾苦,有实干经验的整体架构!”
档案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些记载震撼得说不出话。
良久,林小雨才胆寒地开口。
“这个穿越者,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在重塑整个社会。”
雷清议轻声道。
“从官吏到缙绅,再到红袍军的接班人......他要把所有人都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去改造。”
陈科突然打了个寒战。
“你们说......他会不会是......”
“失败?”
顾成教授冷笑一声。
“是不是失败重要吗?重要的是,他做了,也有效果了!”
老教授激动地指着最后一本册子。
“1638年,哈密卫铁路通车,自西安至哈密,大军十日可至。”
“同年,库尔勒钢铁厂年产精铁百万斤,西域商路税入超江南。”
“看之后的记载,红袍二代于琉球建新式学堂,授航海、农工之术。”
“看看这些!”
顾成教授几乎是吼出来的。
“明朝本来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可这个穿越者,硬是用短暂的时间,把它改造成了一个......”
“一个快接近近代化的国家。”
雷清议想着好友,接上了他的话,声音干涩。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记载太过惊人,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敢轻易对外公布。
“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陈科突然说道。
“是魏昶君的手段,他不在乎杀人,不在乎流放,不在乎被人骂独夫,暴政。”
他指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记录。
“他只要结果。”
窗外,夜色已深。
西安城的灯火依旧明亮,但档案室里的众人,却仿佛透过这些泛黄的纸页,看到了四百年前那个铁血变革的时代。
一个用刀与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