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就在二爷眼皮子底下!”
齐黄二人,心中猛的又是一喜。
同时心中暗道,“曹国公真会来事!”
李景隆这话得反过来理解,不是被安排的那些人在二爷的眼皮子底下,而是二爷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这些人都是太子爷的恩典,才能复起。
而他们自然而然成了东宫的人,那二爷.....这个大明第一强藩的问题,还算是问题吗?
“都安排在陕西,有些打眼!”
黄子澄低声道,“我看,不如山西也安排几个!”
“两位先生费心了!”
李景隆大笑,“回头我就让他们,给你们二位送礼....不是,上门拜谢,哈哈哈!”
“哈哈哈!”
一时间,满屋都是三人的笑声。
李景隆再次端起茶盏,挡住自己的脸。
心中却在冷笑,“朱标就是你们这些人给撺掇坏了,本来他最多是打压下自己的亲兄弟,现在却明摆着就是防着,削弱,以便于日后动手!”
“你们就继续撺掇吧!”
“最好你们等标哥走了之后,继续再撺掇他的儿子,让他儿子把他那些叔叔们都抓到京师关起来!”
“还给老子省事了!”
“你们这些人,对付外人是外战外行,对付自己人,却是内战内行!”
“老爷!”
李景隆亲自把黄子澄齐泰送至大门外,刚转身,内院管家李二就凑了过来。
“何事!”
“宫里太子妃娘娘差人送了补品过来!”
闻言,李景隆微微皱眉,“人呢?”
“后院!”
表面看起来柔弱的太子妃,其实也是个不省心的。
从她这些年,对待李景隆夫妇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
她对小凤,比对她亲姐妹,亲妯娌还好些。
而她背后的用意,李景隆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
当娘的谁不爱自己的儿子?
而那个位置又只有一个!
况且从法理上说,她所出的儿子,也是大明帝国,根正苗红的大宗嫡子。
她这个太子妃,可不是先前吕氏那般被扶正的。
而是朱标明媒正娶,从大明门抬进来的。
且相比于最开始的太子妃常氏,她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更让太下士人觉得亲近。
再者人家那儿子也争气。
读书上有天分。
小小年纪,就被东宫的诸位学士交口称赞。
哪像朱允熥那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