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战车,则是改名为机械战车b。
这两款机械战车,依旧会继续制造量产,尽可能维持在50辆以上。
当达成一定规模,并且利用子计算机进行大范围掌控时,机械战车就能在战场上,发出极其恐怖的战斗力!
这可相当于50位四级强者啊!
而且还是机动性和灵活性极高的四级强者!
只要不是对付某些特殊天赋觉醒者,机械战车都能够与之对抗,甚至占据上风。
唯一需要考虑的,或者说限制机械战车数量扩张的因素,就是保养费用。
这种大型机械战车,平日里经常需要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能够供养50辆机械战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对聚集地的消耗很大。
如果再继续扩张,那压力就太大了!
以这两种机械战车为基础,陆深打算再设计改造一些其他战车类型,以应对各种环境。
他也将自身精神力,接入到【精神源计算机】,和叶轩一起研究。
第一款,陆深率先提出一种设想——机械摩托!
以速度、灵活性、便捷性为优势,保留其强大动能的同时,减少其载客数量,多为单人使用,最多可携带一人。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速度!
寻常的机械战车,虽然速度不弱,但也就勉强达到时速60公里。
因为机械战车ab重量实在太大,每一个都重达十几吨,就算动能再强,扛不住这重量啊!
但是,机械摩托的重量,可以减轻到几百斤,在维持不弱的动力情况下,速度大概率能超过时速120公里,甚至更高!
再考虑到其他两个因素!
一方面,机械战车的飞行方式,本就是偏悬浮,这更有助于提升速度,也可以减轻环境地势的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这是在末日环境下,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雪原,根本不会发生堵车的情况。
所以,速度优势可以完美体现。
在设计方面,陆深和叶轩,分析原有机械战车的原理,然后又结合了摩托车的各类信息,让系统自行进行模拟。
在24小时内,就给出了上百份图纸。
但是经过第一轮筛选后,就去除了90%。
只留下12张,综合性能较高,优势明显,且毛病较少的机械摩托。
并没有直接制造,而是在精神网络中模拟制造,然后再将这12台模拟出的机械摩托,再次放到模拟出的环境中进行尝试。
这时候,很多理论上无法排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