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了个眼色,吩咐他去给陈邦彦下帖子。
高文采包下了秦淮河旁一家雅致的酒馆。
这家酒馆不大,但胜在情景,独门独户的院落,后窗临着秦淮河,推开窗便能看见美景。
且这家酒馆饭菜也是不错,不管是南方菜还是北方菜俱是拿手,且还能推陈出新,自酿的美酒也是独有风味,是个宴请宾客的好地方。
“周内官,请!”
通过交谈,高文采也知道前来宣旨的内官姓周,从前是在文华殿侍奉的,张家栋去办差之后,王承恩就从几个得力的小太监中选中了他,将他调去了武英殿。
虽还不能进殿侍奉,但大家也都清楚,由王秉笔选中的人,进殿侍奉是迟早的事。
说不定哪一日,也能同张家栋一般,得个总管一职的差事。
“高同知客气!”周内官在下首坐了,“江南果真是个好地方,奴婢这几日嗓子都好了不少。”
“哦?”
“这几日京师又起了风沙,奴婢出门前咳了几日,总感觉嗓子眼儿干疼干疼的,不想一到江南,嗓子就不疼了!”周内官笑着道。
“是啊,江南湿润,的确养人!”高文采赞同,“不过京师乃是王城,便算有风沙也不怕!”
“高同知说的是!”
陈邦彦没有开口,应酬这些他本就不擅长,交给高文采他也放心,只听他们二人你来我往寒暄了几句,桌上也上了酒菜,饮过三轮后,见周内官脸上有了红晕,高文采才装作不经意问道:“算算日子,本官的奏报十日左右才能抵达京师,怎么这次会这么快来圣旨?是一到京师就呈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