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脸上燃起了自信,接着说道:
“这汉中郡,正位于秦岭环抱之中,可谓天狱,只要张鲁不犯浑,以主力坚守阳平关,再分数万兵马堵塞各条谷道,刘备纵有百万大军南下,又有何惧?”
“若张鲁得我辅佐,我有绝对信心,单凭三万兵马,就能帮他守住汉中!”
司马懿语气中透出久违的自信。
面对心腹王基的质疑,他也不再藏着掖着,将心中盘算和盘托出。
显然,他对汉中的地形,早已了然于胸,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
其实早在并州失陷之时,司马懿就已未雨绸缪,为自己找好了汉中这条退路。
对汉中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他自然是了然于心。
王基听罢,不禁恍然大悟,脸上掠起惊喜的神色,兴奋道:
“照司马侍中这么一说,这汉中当真乃形胜之地,借助这秦脉之险,光凭区区一郡之地,确实有希望挡住刘备来攻。”
“不,不是有希望,而是很有希望!”
王基越说越兴奋,他兴奋地搓起了拳头,精神陡然间振奋起来。
在他眼中,司马懿的谋划,就像一盏明灯,为他照亮了前路。
紧接着,王基却又面露顾虑,皱着眉头道:
“只是,司马侍中若去汉中,当真能得张鲁重用吗?”
王基的担心不无道理。
你司马懿于张鲁而言,终究不过一外臣,你落荒而逃,弃国投奔,凭什么得到张鲁的信任?
你不得张鲁信任,又凭什么助张鲁守住汉中?
司马懿嘴角钩起一抹冷笑,一脸自信道: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这些年来,我早已为南下汉中铺好了路,只要我去汉中,张鲁必会厚待于我。”
王基又是一愣,猜不出司马懿何来的底气。
他瞪大了眼睛,好奇看着司马懿,等待着他的解释。
司马懿遂不紧不慢,将玄机道出。
首先,张鲁能获封汉中王,正是源于司马懿当年向曹操的进言。
司马懿对张鲁来说,算是有功。
其次,这些年来,他早就暗中派人往汉中,重金贿赂张鲁的宠臣杨松,请其不时在张鲁面前美言自己。
杨松在张鲁面前极有话语权,他的几句好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司马懿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惜花费重金,拉拢杨松。
据杨松传回的消息,此时张鲁对他已是仰慕至极,嘴里常常念叨着,若有司马公这样的世之奇士,早就灭了刘璋,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