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弯曲,这导致他发力的时候,腰椎的肌肉很容易损伤,他需要更多的激活核心。
塔图姆的问题在下肢脚踝,小腿过于纤细,也让他在发力处于脚掌易疲惫,他需要做更多的臀部肌肉刺激,达到让臀肌来平衡下肢的力量,从而减缓脚踝,脚掌的压力。
所以不要看谁球星的热身,就照抄,更别觉得这个球星更大牌,那他的热身就更好这种可笑思维。
热身,永远是针对自身的缺陷去定制的,传播广泛的,只能适用部分,自己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热身方法。
一小时后,四人开始汇合,从运球开始,两两配合,一个干扰一个运球,回来的时候换对方继续。
接着就是投篮,同样是两两一队,类似单挑,但强度更低,干扰为主。
等把这些都练完,就开始车轮战实战,这个环节都有个彩头,谁输要肉疼下。
这些天,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枯燥,但对于陈放四个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据统计,只有0.86%的高中篮球运动员会在未来进入ncaa一级联赛,而又只有4%的一级联赛球员最终能进入nba选秀。
0.86%x4%=0.0344%,而这时进入选秀,每年的nba选秀只能允许195人报名,他们首先会根据你的履历筛一边,然后通知你有资格参加。
然后通过联合试训,不断刷人,最终只有60个会被选中,分别称为一轮秀30人,二轮30人。
也就是说,这4%里面,只有30%人可能被选中。
接着这60个人,二轮基本就别想入队,去发展联盟升级去。
所以,最终这30%只有15%才是真正的nba球员。(我是算不清楚,数学差得一匹,有好的算下,相比之前这个0.0344,最终是啥比例。)
这个想去nba的人,都很清楚,所以这种压力一直盘旋在头顶,训练,打比赛,提升实力,增加曝光,就是他们每天的日常。
即便去了nba,这种日常只会加剧,尤其是角色球员,他们反而要更加职业的专注在训练中。
陈放不清楚,但是他是四个人里面最放松的,因为他未卜先知。
他去nba强大自信,来源是这大半年,跟他交手,并且让他占了上风的这帮美高天花板,都是未来nba大球星,这是一个很符合逻辑的思考思维。
于是陈放有了自信,相信自己也能去,尤其16年开始后,这种自信已经非常强烈。
他不仅是在技术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