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场论!》
《陈王一节打卡下班》
《重返08巅峰的中国男篮》
等等新闻标语,在赛后十分钟内,就出现在各大媒体头版上,95比70,中国队25分大胜科特迪瓦的消息,在华夏大地顷刻传播开。
兴奋的媒体,高兴的球迷,开怀大笑的篮协领导,把这个八月最后一个晚上,过得像春节一般。
想过拥有陈王的国家队会很强,但没想过如此强,陈王单节就击溃了非洲劲旅科特迪瓦,在媒体和球迷眼里,这就是毫无疑问的碾压。
如果是四节都打,都不敢想会赢多少分,陈放在球场表现出来的带队能量,让中国的出线悬念,荡然无存。
任何一个看过第二节的球迷,担忧一扫而空,因为第二节的中国队,太强了。
全队得分,犀利的进攻,窒息的防守,高超的技战术,即便是不懂篮球的人,都能看出第二节打得实在太完美了。
赛后一小时后,已经十一点半的tx体育演播厅,临时开了赛后研讨会,全网直播。
段冉、杜锋、杨毅,马建四位中国篮坛知名人士,热议本场比赛。
围绕的话题,就是第二节。
“当我们被反超,落后4分的时候,陈王系上鞋带上场,两分钟后,我们就反超比分,领先8分,这是什么概念?”杨毅首先开启吹捧模式。
“啥叫高水平,陈王用两分钟告诉你具象化。”
“杜指导,你在现场看球,你怎么看?”夸完后的杨毅扭头就问杜锋。
“一名优秀的球员,上场起的作用,第一是看教练员想让他做什么,第二,能否迅速达到效果,第三是否可以扭转局面。”杜锋从教练员的口吻先开始说。
“比如现在丢分严重,我就要立刻把防守出问题的球员换下,换一个专注力更高的。”
“僵持阶段,我需要得分,我就要上一个能得分的。”
“五个人都乱了,我就要喊暂停,做调整,不行的换下,没问题的保留。”
“这是一个教练员基本干的事,但如果队里有个像陈王这样的球员,我就不会考虑这些。”
“一切问题让他去解决,我负责为他换上更好的帮手。”
“快船的里弗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操作,因为他能想到的,陈王也能想到,并且做得比教练员想得更美。”
“我在解说席,当看到陈王上场,球场上其他队员,表情一下就放松了,易甚至都笑了出来,这就是陈王的厉害之处,说是定海神针,一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