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和吏部当然可以提出异议,但他们都没有提。
这便是自从先帝登基后虞后一直参政的威力。
换句话说,大臣们大概也习惯了。
司农卿也并不是一个无用之人,这些年来他也一直想做一番事业。
奈何能让他发挥的地方不多,他一直都被压制着。
如今太后娘娘把他单拎出来,他当然踌躇满志。
而且他算是从底层走上来的,他还是前朝时候的,小官慢慢升起来的。
他原本的家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康之家,不那么贫穷,但是也并不富有。
所以现在太后娘娘提出的要求,他心里很明白,娘娘是真的想要天下的百姓吃上饱饭。而不是做什么好看的政绩。
既如此,他就肯定不能在京城这些子弟里挑选人。
既然娘娘要求的是要走遍全国,那他何不直接从全国的底层找出这样一批人来呢?
别的不说,至少他们真的见过麦子和稻谷长什么样,有些人甚至还需要亲自种地呢。
这些人才会有那个毅力,走遍全国,而不是京城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他们大概只想来挂个官职,领一份俸禄。
司农卿把自己的想法送上来,虞铮当然二话不说就批了,这才是她想要的结果。
古代的皇帝动不动就要说重农桑,确实是一种无奈,粮食不够吃,就是限制发展。
做不到粮仓有富裕,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发展不起来。
虞铮不是神,不是空有一肚子现代思想就能够改造一个国家。
她很清楚自己做不到,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
所以她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比如培养出一批人,让他们找一找有没有杂交水稻,或者是产量更高的麦种。
她不能发明电,也做不到给全国修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不具备做这么大的工程,如果她坚持要做,很容易把这个新生的国家玩崩。
她也不去想着做什么浩大的大工程。
但是她可以做到基础的。
如果她在任的这些年真能发现更加优良的农作物,那么后面几代就可以发展起来了。
她并不知道这个拐了弯的古代最终会走向什么节点,但如果早些发展起来,百姓们能吃得饱,或许下一个朝代或者他们这个朝代再往后几个皇帝就有余力去研究那些新鲜事物。
这是她想不到也预料不到的,但是她愿意往这个方向发展。
她想努力,别人也想努力。
舒太妃跪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也没有太意外。
独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