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讲政署贴出“制度归一榜”的第三天,讲坛西楼下的石阶上,贴满了匿名讲生写的《讲坛请职书》。从江南来赶的、从岭西抄道而至的、从京城跑来递帖子的……一个比一个急眼,谁都想抢个“讲政副使”的位置。
柳依依坐在讲政总堂东室,身边一摞一摞名单,她没吭声。桌上那杯热茶都凉了两轮,她还在翻“讲纲司”旧人履历。每个人的来路、讲题、讲过几场、被谁推荐……她全得过一遍。
这不是选人,是定规矩的第一轮。
她现在不是谁的夫人,也不是谁的表妹。她是讲政主使,是江南这块新规制的轴心。
讲人不等,她让人贴出布告:三日后设“讲纲汇审”,所有想进讲政体系的讲助、讲评、讲录一律要现场交稿、试讲、论答三轮。
这一下江州炸了。
清律馆那边第一个不服。
原本沈青柠就打算借着这次机会,把自家那帮“女讲团”全塞进讲政副职,结果柳依依一刀切,说“讲得不好的人,就别进制度”。这意思太明白了——讲政这门槛,不是靠你是不是老熟人。
沈青柠当场没出头,但私底下给了郑玉华一句:“你去试讲,我要看看她柳依依,到底是不是只会讲规矩。”
郑玉华也不装,连夜写了稿子,第二天一早递了上来,讲题是《论讲政制度之温度与惩戒之间的平衡》。这玩意一听就不是冲着过稿来的,分明就是想试探柳依依敢不敢让她这种“带刺的讲义”上台。
柳依依那边直接批了个“准讲”盖章,底下还写了一行红字:“谁都能讲,看你讲得清不清楚。”
到了试讲那天,整个讲政总坛外面围了足足两百人,有人踩着凳子听,有人托着小孩站在墙头。江州人不是来看热闹,是来看这规矩到底是不是真玩真的。
郑玉华那一讲,开篇不提制度,先讲“讲人要有温度”,中段提“规矩不能成刀”,结尾来一句:“讲政若无弹性,终归脱离人心。”
讲完后,底下一时没反应。
柳依依坐在最前排的主评席上,没动。
直到那主讲石钟敲响,柳依依才慢吞吞地在讲评册上写了一句:“讲得动听,但没讲清楚制度该怎么做。”
“不是制度不讲温度,是讲人只会讲温度。”
全场哗然。
有些人本来还在替郑玉华叫好,这一下全转舵了。讲得再漂亮,不给解决方案,不就是空话?
讲评结果出来,郑玉华试讲失败,列为“观察讲人”,三月内不得再次试讲。
清律馆那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