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卫已经按陈元密令暗中布局,从青州一路潜入江南,锁定三批势力。
其中之一,就是黄爷那边的残余。
传言是申屠勇那边的人又在活动,想趁江州人心思浮动时,再造点“讲政事故”。
但这次不同。
讲政署现在不是柳依依一个人在扛。
柳依依收到陈元密函,只有一行字:
“江州讲政,制度之外,亦须护人。”
她合上信,把信藏进柜子里。
转头对如玉说:“安排护卫班加岗。”
“把所有讲人住处全查一遍。”
“尤其是兰馨那边——无论她承不承认,她现在已经是我们讲政的脸了。”
“她要是出事——我们就完了。”
……
而此时,西城坊的街角,一位卖糖葫芦的老人转进小巷。
他手上提着糖葫芦,口里却念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
“江水绕三湾,讲坛藏两人。”
没一会,一名身穿黑衣的青年也从对面巷子里钻出来,低声说:“讲政要动,江州先乱。”
“我们那位老爷说了——下一步,是江州诗社本部。”
“目标——她。”
黑衣人手中拿出一张画像,赫然就是——柳依依。
江州连日天阴。
讲政署内连着三日未设公开讲坛,表面上说是讲人轮休,实则是柳依依在静控节奏。
太热的局面,是非太多。
陈奇遇袭之后,江南讲政署收到的密函突然多了三成,不是自荐的,就是递话的。
各地讲坊讲社一夜之间全活了,连原先沉寂的清律馆,也重新贴出了选讲公告。
这一切,背后推手只有一个人——沈青柠。
她这次没再躲躲藏藏,而是直接从清律馆主讲人位置退下来,转头新设一个机构,名字叫得很规矩:
【江州女讲监察会筹建小组】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她这是另起炉灶,打算从制度底层撕开一道口子。
……
这天,讲政署收到清律馆发来的正式联名文案,落款上十几个讲坛签字,要求:
“设立独立女讲监察小组,专责监察诗社与讲政署备案流程,避免权力内卷。”
“女讲有资格自查、自省、自评。”
“江州讲政应允许女讲自成体系,设‘讲议内参’而非‘署政通报’。”
“制度不应高于讲理,讲人不应低于讲局。”
柳依依看完,手指敲了敲桌案。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