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的就是殷陶突然翻脸。
他之所以变脸,是不想受楚宁昭的威胁。
这事不是只有楚宁昭出面才行,皇上发话也行。
殷陶找到了自己最初的立场,为让皇上信任他,他在任何情况,都要选择站在皇上这边。
公主结党营私,谋害王爷之子,还居心不良,想靠这种方式拉拢人心。
以前说不定做过多少次这样的事,需要严查。
皇上愿意查,那就是皇上看不过去了,想动楚宁昭,他率先弹劾是功臣。
皇上不愿意,还想纵容楚宁昭,他主动认错,因过提前离开京城,安心驻守封地,守卫边关。
两种情况他都想好了,相信皇上能明白,他是为了皇上好。
即便楚宁昭权势滔天,他也没怕过,这样忠心,皇上总不能怪他吧。
殷陶在做这件事之前,还传信给温怀,信中编造了些利害关系,意思是让温怀明天不要慌,下午和他细聊。
明天他要灭口,上午先稳住温怀
温怀只有在外面的时候,他才有机会动手,公主府内侍卫众多,没办法。
转天早朝,杨御史情绪激动,指责殷陶教子无方,纵容儿子行凶打人,还怀疑说,殷丰魁一直都这样目无王法,肯定还犯下过其他事,要求皇上严查。
殷陶不甘示弱,说殷丰魁是被冤枉的,他儿子故意挑衅,殷丰魁醉酒,这才伤人,不能全怪殷丰魁。
就这件事,吵得热火朝天。
殷陶一人和对面十几个人吵,结果肯定是没吵过。
紧接着殷陶话锋一转,提到了楚宁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