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来的能力做出如此大事。”
“杨阜又怎会心甘情愿听从其行事,要知道杨阜在邺城被捉之时可是已魏国重臣高位,而毌丘俭只是一个军中后起之秀,还未起来魏国就已灭亡。”
诸葛亮说道。
“要是毌丘俭手中有曹睿密诏呢。”
“杨阜当年于凉州起家,受曹操、曹丕两代帝王厚恩,后又被调去魏国朝中任职,他视曹家三代为知遇之主。”
“毌丘俭是曹睿从儿时就在一起的伴读,在军中那几年刚刚展露头脚,官职虽不高,可与曹睿关系非浅。”
“他要是说手中有曹睿密诏,很多魏国旧臣都会相信,那杨阜必然甘心为其效命!”
“而说到毌丘俭想要救出曹睿的能力。”
“那些兵器战甲是杨阜从中原所得,可人呢。”
“我大汉对于在编部队有很严的军规管制,百人以上部队调动都要有地方将军的亲笔调令才可,还要上报朝廷;千人以上,除前线各防区之内的兵马之外,像在长安那是要有丞相府手令或陛下手诏才可调动。”
“如不然,将被视为谋反!”
“杨阜以太守身份解决了兵器战甲,可人他无法解决,杨阜不是军中之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招集能打仗的上千人士兵做战。”
“而毌丘俭却是军旅出身,他要想从各方会集一些忠于曹魏打过仗的人手分批来到关中,并非不可能。”
“现在杨阜已然落入我军手中,陈家堡也已暴露,可毌丘俭此人在长安却从未有过任何可疑举动。”
“越是表面平静就越是可疑!”
“他很可能在赵云领兵出城之后,趁长安城防有防备缺口,于城内趁机动手劫走曹睿。”
“老臣已派中护军赵云领兵出城,接下来只要禁军盯住曹睿的安定王府,一切尽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