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稳妥的选择。
“小人这第三......”
“下策就不必说了,按照中策执行吧。”
城主的语气不容置疑,已然做出了决定。
“是,大人。”
潘高江恭敬地应道,心中虽对自己的计谋未曾说出颇为惋惜,但也明白城主的决断也有其考量。
两人随后便围绕这“切磋”之策细细讨论起来,从人员安排到行程规划,事无巨细。
烛光在房间内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身影。
直至深夜,万籁俱寂,潘高江才向城主告辞离开。
“所以城主您是不打算直接出兵替我那死去的儿子报仇了吗?”
嘎谢伟心急火燎地赶回到城中,在听闻通州城主的回应后,他的脸上瞬间露出一丝明显的不满神色。
尽管嘎谢伟心里清楚,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在城中确实没什么好名声,甚至隐隐感觉到通州城中有不少人都盼着能将他儿子除掉。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城主大人竟然也没打算为自己儿子复仇,这让他怎能不心生怨愤。
感受到嘎谢伟言语之中毫不掩饰的不满,通州城主心中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但他还是强忍着将这股怒火压制下去。
通州城主平日里就是个极为严肃且睚眦必报的人,若不是嘎谢伟,而是换作别人敢以这样的口吻跟自己说话,恐怕早就被城主毫不留情地拉出去,在午门斩首示众了,以儆效尤。
“嘎将军多虑了,本城主何时说过不为将军儿子报仇了,恰恰相反,这一次不但要报,而且还要光明正大的报仇!我会亲自带队向梁州城发起挑战!”
通州城主面色阴沉,语气却刻意放缓,将这句话说得极为艺术。
他巧妙地避开了“进攻”一词,而是选用“挑战”,如此一来,其中便有了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潘高江所提出的第二条计谋便是如此。
倘若梁州城在切磋挑战中表现出来的实力与通州城相距甚远,那么通州城主便能够以替嘎谢伟复仇为堂皇理由,堂而皇之地向梁州城发兵。
此计可谓一箭双雕。
一方面,为麾下大将之子复仇,能够极大地拉拢人心,让通州城军民看到城主对下属的关怀与担当,从而激发众人的忠诚与斗志。
另一方面,若能战胜梁州城,通州城便可顺势扩张领地,增强自身实力,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至于潘高江尚未说出口的第三条谋略,其实是要依据第二条计谋实施后的结果,再来权衡是否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