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太强了。
大明没了远火局,那其火器的供应能力将会极大受限,这也就是说,边镇上的火器用一枚火药弹,那就少一枚,想补充都难。
毕竟地方卫所,压根不具备生产火药弹的能力。
阿尔斯楞、元光、那日松等人都去过钟阜门附近,远远看过狮子山,往日里气派的建筑全没了,灰沉沉一片,死气令人不安,尤其是那破碎的血肉,有些竟然被炸出去一里开外……
从金陵百姓的惶恐,军队的动静,朝廷的反应来看,远火局确实毁了。
这事做不了假。额尔敦翻来覆去睡不着,嘴角时不时咧开,口水都流了出来。
天亮。
额尔敦正冻得哆嗦小解了,刚从茅厕出来便看到了大使王默带人来了。
王默言道:“宫里传了旨意,让你等上朝。”
“哦,可说是有什么事?”
“不知。”
额尔敦、阿尔斯楞只好入宫上殿。
再见朱元璋,竟比往日颓废了许多,老态了许多,就连那腰杆,也不那么硬朗了,似乎遭遇了重大挫折。
这一幕,让额尔敦也不禁有些感叹英雄迟暮,岁月不多。
朱元璋开门见山,声音虽然洪亮,可总没了往日的从容:“和平文书已经拟了出来,朕也用了印信。你们带回去告诉大汗,大明愿睦邻友好,互不侵犯。”
额尔敦接过内侍送来的文书,展开看了看,里面竟不只是汉文,还有蒙文,内容就是“三年和平”盟约,具体到明军不出关五十里,元军不进入明军地界五十里。
李文忠走出,也没了咄咄逼人的态度:“既然要和平,那就希望这份和平一直能延续下去。只要和平持续下去,大明也不是不可以开互市,为草原提供货物供应,此事,后面也可商议。”
额尔敦收起文书,万万没想到明廷竟连互市这种东西都提了出来。
这是一次巨大的退让!
而这个退让的背后,是明廷的虚弱!
一个强大的大明,不可能做出妥协与让步。
能让他们这样做,说明大明很渴望这份和平,很重视实现这三年和平!
他们需要这三年恢复!
额尔敦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于是言道:“追求和平乃是大汗的渴望,也符合元廷、明廷利益。臣想,元旦庆贺可以提前送上,这和平文书不应耽误一日,应该送去元廷,让大汗早日用印,送回大明生效,不知可否?”
这话的意思,我这就回去盖章办事,元旦就不陪你一起过了。
如果朱元璋答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