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些怂包的事迹,李纲也真是哭笑不得。
小统领:“我也没啥本事,不敢掺合这些,就带了一些不想掺合的兄弟,想逃到北宋去。”
李纲:“唉!你快去吧。”
小统领带着家人飞快的跑了,李纲则加紧行程,没用几天时间,临安城在望了。
当年临安最繁华的时候,街上全是人头。
但李纲这一次回来,却看到街头上冷冷清清,大多数商户都关门了,看不到多少行人和车马,偶尔听到脚步声多一点,转头去看,却是一大队禁军士兵。
人口少到这个地步了?
李纲心中沉重,赶紧往皇宫去。
走到宫门,就见这里守着大队禁军士兵,大门上还能看到刀剑劈砍的痕迹。
禁军士兵们马上就认出了李纲,不少人行礼:“李相爷。”
李纲道:“我现在只是岭南惠州教谕,别叫我相爷了。”
但士兵们依旧持礼甚恭,也没人阻挡他,任由他进入皇宫。
李纲向着宫里一阵狂奔,走到大殿外,正好听到里面在吵架。
一个阴柔的声音正大声道:“先帝过世之前,虽然没有立建国公(赵伯琮)为太子,但所有官员都知道先帝有立他为太子之意,只不过没来得及立了罢了,让建国公登基,方符合先帝之意。”
马上,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一派胡言!谁不知道,先帝在世时,一直不肯立赵伯琮为太子,是因为对赵伯琮不太满意。”
阴柔的声音:“哼,先帝的想法,你又知道了?”
中年男子道:“先帝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谁来做皇帝对大宋更好。十七王爷威震胶东,一扫金贼气焰,才是我大宋最合适的皇帝。”
阴柔的声音:“十七王爷自立为帝,乱了纲常……”
中年男子:“你说这话也不怕哪一天北宋打过来了,首先拿你祭旗。”
阴柔的声音:“……”
大殿瞬间安静下去。
李纲摇了摇头,一个大步走进了大殿。
他这一下简直是闪亮登场,殿上所有人的眼光同时转过来,锁定在他身上,全都惊讶莫名:“李相爷!”
赵伯琮一党顿时大喜,心想:李纲一直都是强硬派!他不会害怕北宋的武力,一定会帮咱们力保赵伯琮登基。
北投派的人则有点心虚,因为北投的核心思想,和当年的主和派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怂人。怂人见到李纲,多多少少有点害怕。
不是怕李纲有多强的战斗力,而是害怕李纲回来振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