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做出这个决定,肯定也是深思熟虑过的,除了折了大部分家当的损失,其见多识广,估计也大致猜到了四队来历,且他们采买骆驼牛羊这些举动,也猜到四队目的,这才自荐想博一把。
一路上,王守飞与其聊了不少,也透露出了一点他们的身份,这些早晚要讲,且对于后续规划,也需参考此人建议,毕竟他在这边闯荡多年,对情况肯定比他们了解的多。
四队的需求,是在这边有个相对固定的基地,需要时,可以在此驻扎训练,救治伤员、休整,以及储备枪支弹药等各种物资,免得每次行动光输送各种物资,便要耗费很多功夫。
且这处基地的存在,要是隐秘且低调的,或者说,哪怕日本人打过来了,也得瞒过对方探查,甚至不进入对方怀疑视线内,如此才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后勤保障。
其次,他们需要情报渠道,不需要探查多隐秘的消息,但街面、市井中的一些情况,需要具备探查能力。
最后,便是能便于行事的伪装身份、名头,输送武器装备的渠道,还有熟悉地方情况的向导等等。
他也确实给出了可用建议,分头开展,基地与其他工作分开,尽量独立运行,避免相互牵连,尤其基地,其构建投入会比较大。
对于基地,其建议往山里放,不然他们的这些需求很难满足,若在外面,人多眼杂,除非把控某地,才能防范消息走漏,这很难,且把控了也很容易被察觉,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各种意外情况很难防范。
而山里不同,出入很困难,天然屏障阻隔了消息传播与人员流动,掌控起来相对容易,消息不易泄露,外界干扰与意外也相对有限。
其建议,选一处地形复杂,相对偏僻且人烟较少的山区,在其中构建基地,而负责运营维护基地的人员,以山区牧民、猎户的身份掩护。
当然,这些身份不止是做掩护,也是自给自足,养活自己的手段,毕竟情报处能提供经营,但物资终归要从周边输入,但输入越多,越可能引起怀疑,所以便需要控制输入量,尽可能自己解决部分物资问题。
王守飞认同了此方案,所以在出草原前,他们还特意又多采购了一些能产奶的山羊跟奶牛,毕竟物资消耗大头便是食物。
而像农具、种子这些,路上也采买了一番,种子包括但不限于耐旱耐干的粮食及牧草等的种子,毕竟人吃马嚼都要消耗,甚至还物色了一些出来逃难的农户,以帮忙干活等名头先招揽进来。
至于余下其他需求,则是靠组建商队、商行这些,一面正常运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