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怀大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预示着一场伟大的征程即将展开。
回到大宁城后,朱棣雷厉风行,迅速行动起来。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们,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让他们去接管朱权的八万士兵以及朵颜三卫的骑兵。
朱权的这些兵马原本就是从朱棣手中分出去的,如今重回老领导的麾下,对他们来说就如同回家一般自然。这些士兵们对于朱棣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都非常熟悉,因此对于重新回到他的麾下并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反而充满了期待。
他们深知,这可能意味着跟随老领导重新踏上征途,去开创一番新的事业。对于这些渴望建功立业、加官晋爵的士兵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兴奋不已,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展身手。
朱棣在军营中忙碌地整顿兵马,而朱权和朱楩则一同返回宁王府。一进府门,朱权便迅速关上门,一脸小心翼翼地看着朱楩,轻声问道:“你之前的反常表现,幸好我察觉到了。本来我还有些生气,但好在我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你是不是担心四哥会卸磨杀驴啊?”
朱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答道:“卸磨杀驴倒不至于,不过十七哥,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四哥肯定是不会给你的。”
朱权闻言,眉头微皱,凝视着朱楩,追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想要什么?”
朱楩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解释道:“咱们俩可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你心里想些什么,我怎么可能不清楚呢?四哥这次如果成功了,你还想像现在的他一样执掌北境吗?那岂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他如今的成功是如何得来的?”
朱权听了朱楩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这么说来,你是觉得将来四哥登上皇位之后,虽然不会像允炆那样削藩,但还是会把兄弟们的兵权都收回去,毕竟他自己就是这样成功的。”
朱楩沉默不语,显然是对这种可能性表示默认。而朱权之所以是朱权,正是因为他同样聪明绝顶,稍作分析便洞悉了事态的发展趋势。
“如此说来,结果岂不是并无二致?无非是一个手段强硬,一个相对温和罢了,但最终不都是要削藩吗?那你如此竭力相助于他,究竟所图何事呢?”朱权的话语中明显流露出些许愤愤不平之意,甚至还略带责怪朱楩的口吻。
朱楩自然能够听出朱权的不满,他连忙解释道:“十七哥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其实,我早已未雨绸缪,事先做了一些铺垫。”
朱权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过于情绪化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