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从军赋 > 第385章雄心勃勃三皇子

第385章雄心勃勃三皇子(1 / 3)

景丰十二年夏末,战火终于烧遍了大乾东境。

阆东王起兵造反、奉天靖难的消息像雪花一般飞遍大乾南北,天下震动!

与东境交界的颍川道首当其冲,叛军想要深入中原腹地,颍川道便是必经之路。短短十来天,前线十几座城池便尽数失守。

东疆大军兵锋所指,要么望风而降、要么轻而易举地攻克城关,颍川道境内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正当颍川境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拖家带口逃难之际,新任征东大将军、当朝三皇子景霸总算带着援军来了。

密密麻麻的军帐扎在平原上,一眼都望不到头,崭新的左右威卫军旗在空中飞舞,气势不凡。一队队游骑四处,不断将各方军情收入中军。

中军帅帐

景霸负手而立,眉头微皱地看向地图,敌我态势犬牙交错,前线的战况比他预想中还要差。

边上坐着的便是景淮了,长途行军、车马劳顿,这位六皇子的脸上明显带着疲惫,时而轻咳几声。

夜家长子夜辞修侍奉在侧,身为景霸身边的谋士,如此大战自然要跟着出谋划策。

偌大的帅帐中站着十几人,都是一些随军武将还有颍川道上的官吏。

这次景霸率军平叛,实际上从京城只带来了左右威卫四万兵马,然后沿途吸纳了两万多各地驻军,再加上颍川道的兵马,勉勉强强能凑个十来万人。看起来与叛军兵力差不多,可这战力如何就值得商榷了。

“张大人,仗怎么打成这个样子?十几座城池,几天的时间就丢光了!”

景霸隐隐有些不满:

“不是早就传旨让你们戒备了吗?前线怎么不布置重兵?”

一名中年文吏苦着脸站了出来:

“殿下,非是臣不用心,实在是叛军的动作太快,臣这里还在调兵遣将他们就杀过来了,前线守备空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且东境兵马皆是边军,常年与郢军交手,战力强悍,颍川兵马实在是不敌啊。”

张知信,颍川道节度使,与崔钧、南宫烈他们不同的是此人并非武将出身,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官,其父便是上一任颍川道节度使,也是老牌世家。

大乾十三道,大部分节度使都拥兵自重,颍川道也不例外。但是节度使与节度使之间是有区别的,实力各不相同。

第一档便是陇西道、阆东道这种边陲重镇,麾下兵马多,战力强,在朝中话语权极重,连皇室都得敬畏三分。但类似于张知信这种内地节度使的实力就一般了,平时对于朝廷的命令不敢太过违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