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科战争之后,东非顺势进入玻利维亚,并且在东非的主持下,1931年末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五个国家就巴拉那河通航,治理和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
东非外交部长弗里尔亲自率队抵达乌拉圭首都,和巴拉那河流域各国进行了沟通和谈判。
“巴拉那河是南美第二大河,但从经济和人口,农业等角度而言,它毫无疑问是对南美最重要的河流,远远超过了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
“其流域面积接近四百万平方公里,长度超过四千公里,区域内的水能,航运,灌溉等价值极高,所以对巴拉那河的综合治理,将有助于南美南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很显然,这里弗里尔提到的巴拉那河,是广义上的巴拉那河,它包括拉普拉塔河还有乌拉圭河。
因为从严格的地理意义上来说,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和巴拉那河是三条独立的河流,而不是一条河流,甚至拉普拉塔河是否为河流都饱受争议。
如果将拉普拉塔河定义为海湾,是大西洋的一部分,那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就相当于直接注入大西洋,自然也就是独立河流。
而如果把它看做河流,那就等于拉普拉塔河是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最终汇入的拉普拉塔河,共用一个出海通道,三者就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东非为了利益最大化,也就选择了后者,当然,为了防止漏洞,条约草案特别注明这一点。
弗里尔外交部长说道:“巴拉那河流域是整个南美最精华的地区,也是各国国土精华所在,因此,各国应该放下成见,精诚合作,共同推动流域内地区的整体发展,共同进步和繁荣。”
这话基本符合事实,但也不完全正确,至少对于玻利维亚而言,巴拉那河流域的重要性就不是太重要,作为一个内陆国,玻利维亚有三条出海选择,分别是借道秘鲁,然后是借道巴西,最后是借道巴拉那河流域各国。
秘鲁和玻利维亚关系还算密切,二者甚至曾经成为一个国家,因此,玻利维亚的货物出口,大部分走秘鲁中转。
然后是借道巴西,因为玻利维亚东北部也属于亚马孙河流域,上个世纪,为了获取巴西同意玻利维亚的河流通行权,玻利维亚甚至放弃了东部的部分国土。
当然,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策,首先资源方面,前世世界最大的穆通铁矿成了两国共有,其次巴拉圭河这条巴拉那河重要支流也和玻利维亚无缘,这条航线显然并不比亚马孙河流域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