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破坏,但是嘛,别人既然敢亮出来,就说明对自己的警戒措施有绝对的自信。
几天后。
重庆。
“能自己小批量生产高质量炮钢?”
戴局长不可思议的看着手里的资料,然后看向负责汇报的人:
“你确定?”
高质量炮钢!
这东西是各国重点封锁的技术,别说国府了,全世界能生产出来的,不超过六个国家。而且就算是国外大厂手把手教导,想要学会也得好几年。
不同国家,不同工厂,有不同的情况。
炼钢原材料,环境,添加剂,工艺,甚至不同的工人,任何一点变化,都能影响最后的质量。
“确定。”
汇报的人也是难以置信的语气,但事实摆在眼前:
“晋绥军三五八团亲眼看到过对方生产出成品,经过测试,质量非常高,估计,大约三天就能生产出一门75山炮。”
翻看着后面的详细资料,戴局长眉头一皱。
他心里在犹豫。
这事,该不该告诉老头子呢?
他可是清楚,前几天,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军方有一个运输部门的代表想要见一见那边的人,老头子非常紧张,非常警惕。
那可是美国运输部的。
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同一时间。
美国本土。
某个负责统筹军事运输的部门。
一群参谋正在工作。
随着美利坚合众国参战,实现了彻底机械化的美国大兵走向世界,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北非战役已经结束,意大利已经投降,预定的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大登陆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太平洋也是捷报频传。
而这一切胜利,都离不开后勤运输部门提供的强大后勤支持。
但一连串作战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意大利多山区,战场环境复杂,那边别说是卡车了,就算是威利斯吉普,甚至是全履带运输车也上不去,只能靠畜力运输。
但畜力运输那点可怜的运输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武器装备升级之后的美国军队消耗,为此部队多了很多伤亡,这让运输部门很头疼,但却一时间想不到办法解决。
好在美利坚合众国情报力量非常不错,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一种能驼运一百五十公斤物资后,还能在崎岖山路间长期每日行走六十公里的畜力?持续牵引力也高达一吨?”
此时,一个少将走了进来,对着屋内的参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