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繁也听出来了张学文的隐晦意思,但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国家目前有多少资源他很清楚,这又不是乱花钱,上级领导怎么可能不同意。
阿富汗战争他们只是协作,何况苏联要求的订单,连美国都没反对,这可能是发展最好的时机。
至于会引起欧盟的反感,两边是合作关系,又不是要一直绑定要永远。
其实在推动欧盟成立的时候,赵繁早就做好了解绑的心理准备,因利聚,迟早也会因利散。
“欧盟的上限就这样了,而且两边的体制本来就不一样,迟早有一天会分开,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就好。”
赵繁刚才说的那些行业,涉及很多专业性内容,这份报告制定了一个月才上交国务院。
大家对这么有前瞻性的计划感到挺惊讶的,毕竟里面很多内容都超过了计划委员会的职权范畴了。
会议上安静了一会,到底还是有人先开口了。
“都知道赵主任厉害,没想到调职内政部门没几年,就已经厉害到这样的地步。”
“这个计划想要执行,只怕是需要制定这个计划的人来把控节奏。”
“国家的资源就这么点,让制定计划的人主理,可以少走点弯路。”
这份计划已经超出计划委员会的权限,但没有超过国务院,这是想让赵繁升职。
升职的决定其实没有两年前那么突兀,毕竟赵繁已经有四年的内政经验,年纪虽然还轻,可进入国务院已经没那么扎眼。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身上外交部的职位,他进入国务院后,只怕是没有兼顾两边的时间和精力。
后续安排还没下来,赵繁带着全家去看彭书记就听到了自己可能升职的消息。
他惊讶的问道:“就因为提交的那份计划?”
彭书记点头:“升职的可能性很大,为难的点就是你在外交部的工作,毕竟阿富汗那边看着还没个结束的迹象。”
美国都愿意华夏多进口苏联的能源,可见是不想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战争,为了局势稳定,肯定是要赵繁这样的外交人才坐镇。
这几年他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是对半分的,目前看来,不管哪边他都做得非常出色。
赵繁倒是没那么着急升职,他摇头说道:“我现在升职不太合适,工作安排是一回事,影响也不太好。”
刚四十岁进入国务院,也没有军方经历,别人不会想他是15岁就参加工作,而是认为他是不是投机取巧了。
其实赵繁多少有点杞人忧天,这两年即便调职内政部门